高中语文-三、民为贵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docVIP

高中语文-三、民为贵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三、民为贵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三、民为贵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一、基础达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诸:之乎 B.荐舜于天而天受之 荐:推荐 C.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暴:显示 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 享:享受 解析:D项,享:享用。 答案:D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其:代桀纣 B.然而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之:代天下 C.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之:代舜 D.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之:代天子推荐的人 解析:A项,“其”代天下;B项,“之”代舜;C项,“之”代天把天下给了舜。 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D项,想、想要。A项,与“无”相对/占有,拥有。B项,叫,称/说的是。C项,加强语气的助词/年。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C项,均为介词,在。A项,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介词,和/动词,给。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假设。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天下有道     道:规律 B.所恶勿施 施:加、施加 C.民之归仁也 归:归附 D.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畜:积聚、储藏 解析:A项,道:方法、办法。 答案:A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桀纣之失天下也      民之归仁也 B.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C.为汤、武驱民者  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D.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解析:A项,皆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皆为代词,天下的。C项,皆为介词,给、替。D项,连词,和/动词,给予。 答案:D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百姓归附有仁德的国君,就像水流向低处、兽跑向旷野一样(是很自然的)。(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3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去舍市傍      去:离开 B.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化:教化 C. 既学而归,孟母方绩 绩:纺织 D. 宁能衣其夫子 衣:衣服 解析:D项,衣:动词,穿衣。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