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论语》选读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docVIP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论语》选读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论语》选读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论语》选读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单元预览 三维目标导航 (1)掌握课文中重要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每段文字的基本内容。 (2)鉴赏每段文字包含的道理,了解老子语言凝练畅达、警句格言式的特点。 (3)体会老子深刻的思想和他立身处世的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论著背景 老子,生卒年不详,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官,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老子跟孔子同时,孔子还曾向他请教过“礼”。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著有五千言《老子》,又名《道德经》。 周王室东迁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动摇。到了春秋战国之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经常爆发不义战争,抢夺土地和人民。作为一个史官,老子从历史中看出了兴亡更替的规律,所以认为争强好胜是不能达到长久之道的,他更赞成人们采取一种清静无为的态度。 思想学说影响 1.思想学说 (1)反对“天帝造物”论,指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又是宇宙万物演变的根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一切都要顺应自然法则。 (2)提出“绝圣弃智”“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政治主张。 (3)提出充满辩证思想的哲学主张。如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矛盾转化的观念,等等。这些哲学主张是中华民族认识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 2.影响 道家思想经过老子及继承其道德学说的道家学派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播,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对民族性格中的主静贵柔、顺应自然、忍耐谦恭、和平宽厚、节俭不奢等特性的形成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有无相生 解析:B项,后一个“强”读qiǎn,尽力;C项,“和”读hè,应和;“长”读zhǎn,尊敬;D项,“亡”通“妄”,读wàn,荒谬。 答案:A 解析:C项,均为代词,“……的人”。A项,代词,代“混乱”/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介词,在/介词,从。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 形:形状 B.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 C.慎终如始 慎:慎重 D.柔弱者生之徒 徒:同类 解析:A项,形:比较。B项,伐:夸耀。C项,慎:慎重对待。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当其无,有器之用”中“当”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B.木兰当户织 C.当是时也 D.安步以当车 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在”。A项,两者相抵。B项,对着。D项,当作。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脆易泮      泮:通“判”,分离 B.常于几成而败之 败:使……失败 C.故坚强者死之徒 徒:同类 D.是以兵强则灭 以:凭借解析:D项,以:因为。答案:D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始于足下 B.其死也坚强 C.民之从事 D.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解析:A项,足下:古义:在句中指“脚底下”;今义:对朋友的尊称。B项,坚强:古义:在句中指“身体坚硬”;今义:强固有力,不可动摇。C项,从事:古义:在句中指“做事”;今义:投身到某事业中。 答案:D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对待结尾像对待开始一样慎重,就没有失败的事情了。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