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诞生起源 一个法国人利用中国人的成像原理发明的宝贝玩意 组图.docVIP

摄影诞生起源 一个法国人利用中国人的成像原理发明的宝贝玩意 组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摄影诞生起源 一个法国人利用中国人的成像原理发明的宝贝玩意 组图

摄影诞生起源 一个法国人发明的宝贝玩意 组图 达盖尔,1839年8月19日 1837年,法国画家达盖尔把镀银铜板曝光后,用水银蒸汽固定住影象,称为“银版法”。相比沥青,银版法感光度高且颗粒细。 1839年8月19日,法国发表了“达盖尔摄影术”。从此,这一天被世界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路易·达盖尔拍摄于1838年巴黎的照片 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法国人,发明家,艺术家和化学家。摄影术的发明者。他原为舞台背景画家,19世纪30年代末期,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首次成功地发明了实用摄影术(达盖尔银版法,又称达盖尔摄影法),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一、摄影术的诞生和初期发展(公元前400多年——1839年——1870年) ◆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古代的墨子发现小孔成像原理 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  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的性质。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墨经》中这样纪录了小孔成像: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这里的“到”古文通“倒”,即倒立的意思。“午”指两束光线正中交叉的意思。“端”在古汉语中有“终极”,“微点”的意思。“在午有端”指光线的交叉点,即针孔。物体的投影之所以会出现倒像,是因为光线为直线传播,在针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与”指针孔的位置与投影大小的关系而言。“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煦”即照射,照射在人身上的光线,就像射箭一样。“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是说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上部。于是,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像,投影便成为倒立的。“库”指暗盒内部而言。“远近有端,与于光”,指出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物距越远,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墨经》在两千多年前关于针孔成像的描述,与今天的照相光学所讲的是完全吻合的。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1756年,奥地利人福伦达在维也纳创立福伦达公司。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1802年,英国人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此二人被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1816年,尼埃普斯用自己定名的“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并使用它制作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1817年,德国人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1818年公开发表。1819年,英国人赫谢尔(John Herschel)发明了定影法,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从而可长期保存影像。其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1825年,尼埃普斯用晒相法在涂有沥青的石板上制作了《牵马少年》照片。1826年,世界上第一幅实景照片《窗外景色》问世,是法国人N?尼埃普斯用暗箱拍摄成功的,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 1826年 塔波特 窗口 第一张负片 1826年,英国人塔尔波特拍摄了《窗口》,纸基负片大小是25mm2,是现存最早的负片。 1835年,法国人达盖尔发现在碘化银感光板上的潜影,利用水银蒸汽能够显现为可见的图像。 1837年,达盖尔在摄影室内用自然光拍摄了《画室》,这幅照片是存世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照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片。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具有商业价值的可携式木箱照相机。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的发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