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企业战略(swot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亚迪汽车企业战略(swot分析)

比亚迪汽车企业战略(swot分析) 退后 三、比亚迪汽车公司的内外环境分析 (一)PEST分析 (二)SWOT分析 三、比亚迪汽车公司的内外环境分析 (一)PEST分析 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 3.技术环境 4.社会文化环境 1.政治环境:是指那些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具体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军事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及执法体系等因素。比亚迪主打省油、新能源汽车。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奖励其发展,例如:出台购买新能源补贴政策,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五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其中对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达6万元,深圳政府自己再加2万元补贴.这种汽车发展趋势是必然的。 2.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具体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金融危机已过,经济开始复苏。人们更放心地消费,国家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放开对经济监管和激励出口贸易。 3.技术环境:是指与本企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现有水平、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以及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等。最近完成了对日本大型模具生产企业荻原旗下的馆林工厂;有的10000名工程师;在掌握双模电动汽车的世界只有三家:通用、丰田、比亚迪,但只有比亚迪投入生产阶段,它们两家还处于实验阶段和在电池上的技术优势等说明比亚迪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竞争力。 4.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地区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与变动。随着比亚迪汽车在上海与欧洲的葡萄牙、非洲的安哥拉、佛得角等国家和地区汽车贸易商正式签署汽车出口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比亚迪的海外战略开始全面推进,同时也面临着处理不同文化环境的问题、挑战。 退后 三、比亚迪汽车公司的内外环境分析 (二)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Threats)。 优势(Strength)分析 人力资源:1万名工程师,13万的操作人员。随着我国新劳动法的实施。《商业周刊》发布的2010年全球创新企业50强,比亚迪跻身创新企业50强第八 财务状况:良好的信贷信誉,大量的流动资金,10%左右的利润。整体营业额达到394.7亿元,同比增加47.3%,而其盈利更达37.94亿元,较市场普遍预期的32.6亿元,高出16%。 核心竞争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国内领先的研发能力、技术消化与自主创新、低成本、人海战术、国内外对手所不及的销售服务体系等综合因素构成了比亚迪汽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管理与文化:公司进行效率、公平、激烈、制度的管理;坚持“平等、务实、激情、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方针,尊重人,培养人,善待人。 营销能力:经销商网点已经超过了1100家,逐步加大对二三线城市的布局,熟悉中国市场。在产品方面:主走中低端路线,减少与大的汽车公司相竞争;有多款的车型供消费者选择。 新能源汽车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如奇瑞、吉利、丰田、通用等竞争企业还没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商业化生产。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走在前头,有先进入者优势。 劣势(Weakness)分析 比亚迪虽在最近几年发展良好,但公司现在有迹象陷入战略不清晰,行业发展前景不确定,在2009年中,公司的手机部件和电池业务销售额分别为37%、10%,汽车占53%。公司的管理难度加大,虽电池等其他业务对新能源的开发有促进借鉴作用,但毕竟资金、精力有限,面对专业化很高的汽车企业的竞争是有一定的劣势。在研发方面的实力无法和国际企业相抗衡;在规模经济、市场份额和保有量仍有差距。 机会(Opportunity)分析 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复苏,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加,中国在2009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给国内汽车带来了诸多的机会。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人们的消费习惯有更加关心环境问题。 威胁(Threats)分析 竞争对手的威胁:首先越来越多的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如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相继进入轿车生产领域并且也有一定的企业如奇瑞、吉利也开始设计并制造新能源汽车。在国外,丰田和通用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以后的发展重点,都将在2010年推出自己的插电式电动车,并能做到大规模投入生产销售,这无疑是比亚迪未来最大也迫切需要解决的。国外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法规及税收优惠比国内更为齐全完善,因此国外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更为顺流。 随着铁矿石的涨价,汽车的制造成本面临着增加。和富士康事件所引来的人力劳动成本将不可避免增加,以前的“人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