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科学探究能力和试验技能的考查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科学课程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 对科学探究的考查,应以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避免将科学探究分解为生搬硬套的知识和按部就班的程序进行考查的偏向。 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科学学业考试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也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可渗透在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中体现,要避免标签化和形式化。 [例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_____ 、稳定的 _____ 物叫溶液。 [例2]以下是溶液的一些说法: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 ⑤稳定 ⑥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 B . ②④⑤⑥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③⑤⑥ [例3]下列家庭常用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食盐 C.食 醋 D.蔗糖 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3)溶液中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 ,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杜绝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拔高” “考基础知识不等于考机械记忆” 或挑出其中某一关键词、句叫学生填空,必然导致熟背定义; 考基础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灵活多样运用基础知识,以达到有意义建构。 考查学生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t/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温度t/℃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方法 ------------- ------的冷却效果较好。 t/℃ t/min 10 0 20 30 40 50 60 70 20 40 60 80 100 t/℃ t/min 10 0 20 30 40 50 60 70 20 40 60 80 100 ●归纳科学规律,陈述探究结果: 归纳科学规律 △寻找数据之间相互规律的特征(相等,之和,之差,乘积,比值)。 △关注条件改变与现象变化之间的联系(及两者的数量关系)。 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陈述探究结果 描 述 信 息 比 较 信 息 科学探究试题的命题 ●避免让学生复述教科书上的探究过程 ●以《标准》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为命题的立意,避免贴标签。 试题 在进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实验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线圈的导线上标明了电流的方向,请在各个圆圈内画出放在这几个位置上的小磁针的指向,标出小磁针的N极。 本题并没有考查探究的过程 修改后的试题 两个通电螺线管,它们的一端位于图中的虚线框内。为探究两个通电螺线管之间的磁场方向,把一个小磁针分别放在方框内9个点的位置上。记录小磁针在各位置上的指向如右图对应圆圈内的磁针所示。请画出方框内两通电螺线管之间的磁感线。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N极。 根据磁针指向判断未知磁场的磁感线,该过程跟原探究活动的过程相同。 只有当两个声音相隔时间大于0.1秒时,人耳才能将它们分辨出来。为了测量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两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用卷尺量出操场上钢制双杠的长度L,一同学用小铁锤在双杠的一端轻击一下,另一同学在这根双杠另一端听打击的声音并记下时间差,但他们的实验却未能成功。请通过估算分析原因 ▲ 。对此实验你的改进建议是 ▲ 。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联系实际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复杂的实际事物将适当简化。 3.3 紧密联系实际 试题应较多地选取了现代科技知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考查,应结合在具体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中进行,避免标签化和形式化。 3.4 关注STS 注意体现学科间的综合性,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3.5 综合性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