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公害蟒蛇河牌淡水鱼养殖技术规范
无公害淡水鱼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淡水鱼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和苗种质量要求、繁殖技术、饲养技术、越冬保种技术、饲料要求和鱼病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淡水鱼的养殖。
规划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6-1992 淡水网箱养鱼 通用技术要求
SC/T 1008-19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SC/T 1025-2004 淡水鱼配合饲料营养标准
SC/T 1044.3-2001 淡水鱼养殖技术规范鱼苗、鱼种
环境条件
3.1 场地的选择
3.1.1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3.1.2 池塘通风向阳,网箱设置在背风向阳,水体微流,水深4m以上的水体中。
3.2 水质
3.2.1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3.2.2 养殖池塘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3.2.3 池水透明度30cm左右。
3.3 鱼池要求
鱼池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鱼池要求
鱼池类别 面积/㎡ 水深/m 底质要求 淤泥厚度/cm 清池清毒 产卵池 650~1500 1~1.5 池底平坦,
壤土或沙
壤土。 ≤10 鱼入池前15d左右进行;药物清池按SC/T1008的规定执行 鱼种池 1000~1200 1~1.5 ≤20 食用鱼
饲养池 1000~10000 2~3 4 亲鱼和苗种质量要求
4.1 来源
4.1.1 持有国家发放的原(良)种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生产的苗种经专门培育成亲鱼。
4.2 生物学特性
应符合SC/T 1008-1994 的规定。
4.3 繁殖体重
繁殖亲鱼的体重:雌鱼应在0.25kg/尾以上,雄鱼应在0.5kg/尾以上。
5 繁殖
5.1 亲鱼的放养
5.1.1 雌雄鉴别
雌、雄腹部臀鳍前方有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成熟个体的生殖孔突出;雄鱼腹部臀鳍前方有肛门、泄殖孔,成熟个体的泄殖孔大而突出,用手轻压鱼体腹部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
5.1.2 性比
雌、雄亲鱼的放养比例为3:1。
5.1.3 亲鱼消毒
亲鱼放养时应进行药物消毒,可用食盐2%~4%浸浴5min,或高锰酸钾20mg/L(20℃)浸浴20min~30min或30mg/L聚维酮碘(1%有效碘)浸浴5min。
5.1.4 放养时间
池塘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放养亲鱼。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为4月下旬,北方地区推迟15d~30d。
5.1.5 放养密度
1尾/㎡~2尾/㎡。
5.2 饲养管理
5.2.1 巡池
观察池水水色和透明度变化,严防缺氧浮头,观察亲鱼活动情况,及时清除病鱼。
5.2.2 投饲
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饼粕、糖麸;日投食率为鱼体重的3%~5%。
鱼苗捕捞
产卵的适宜水温为25℃~30℃。亲鱼下池后10d~20d即见鱼苗,便开始捞苗;见到池边有集群的鱼苗后,采用三角抄网每天捞取,或用密网每周全池捕捞一次,鱼苗移至鱼种池培育。
鱼苗、鱼种
鱼苗、鱼种的质量要求应符合SC/T 1044.3-2001的规定。
7 池塘饲养
7.1 鱼种培育
7.1.1 施肥、注水
鱼苗、鱼种投放前5d~7d,施绿肥6000kg/ha~7000kg/ha,或粪肥3000kg/ha~4000kg/ha。有机肥须经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使用原则应符合NY/T394的规定。施肥2d~3d后,将鱼种池池水加深至0.5m,食用鱼池则加深至1.5m。
7.1.2 鱼苗放养
当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为适宜投放的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4月中、下旬,华南、华北地区相应提前或推迟20d~30d;投入鱼苗的规格为全长1cm~1.5cm;投入密度每平方米水面75尾~100尾。
7.1.3 饲养管理
鱼苗入池后,每5 d划分为一培育阶段。第一阶段喂豆浆,每万尾鱼每天喂0.1kg~0.2kg黄豆;第二阶段起,改喂配合饲料等,每万尾鱼每天喂0.25kg~0.3kg。以后的每个阶段增加投喂量,增加量为上一阶段的20%~25%。培育期间,每5d~7d注水一次,使池水
深在最后培育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