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增强策略对改善国小普通班疑似选择性缄默症儿童-台中教育大学
正增強策略對改善國小普通班疑似選擇性緘默症兒童上課表達行為之研究
/王雪瑜、凃馨尹、王欣宜 1
正增強策略對改善國小普通班疑似選
擇性緘默症兒童上課表達行為之研究
1 2 3
王雪瑜、 凃馨尹、 王欣宜
1 2
台中市南屯國小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輔所
3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教系助理教授
壹、前 言
當談到國小普通班上的學生問題行為,一般人都會想到上課不專注、愛
講話、罵髒話、打架,甚至是逃學等外顯性的行為問題,鮮少人去關注到班上
安安靜靜不說話的孩子,他們不搗蛋打斷教學,他們不與人起衝突,表面上是
個乖乖牌的好學生,但是當他們不與人溝通互動、不表達需求與想法時,這問
題比外顯性的行為問題更令人難以處理。這些不說話的孩子表現出的行為問題
是屬於內隱性的,有退縮、害羞、自卑、孤立、消極、做白日夢、不喜歡和人
交往或逃避和人交往的機會等,這些特質導致該兒童的人際關係的不良(林朝
夫,1991 ;蔡順良,1985 ;鳳華,1995)。內隱性的行為問題的學童常是沉默、
不會惹麻煩的,也就是較容易被老師所忽略的一群。致使有內隱性行為問題的
學童在自身缺乏社會技能或其他因素下,加上老師沒有及時介入處理,日後可
能產生社會適應困難或精神疾病。
在過去研究中,兒童的不說話行為以選擇性緘默症(elective mutism )(或
稱選擇性不語症, selective mutism )最常被提及,選擇性緘默症是指兒童具備
正常的器官機能和語言發展,但兒童因情緒因素而選擇性的在某些情境下開口
說話或不開口說話。在選擇性緘默症兒童的治療上,有環境的處理、心理分析
取向治療、行為治療、家族治療、藥物治療、以及親職教育等(王淑娟,1999 ,
2002 ;王翠蘭,2004 ;許韶玲,2002 ;羅湘敏,2001 )。而其中最常被採用的
是行為治療,因為行為治療是直接針對目標行為予以處理,處理重點在於消弱
緘默行為與增強口語行為,其中以「刺激漸消退」(Stimulus fading )方式配合
有效的增強物 (reinforcements ),被認為是治療選擇性緘默症最有效的方法(王
淑娟,1999 ,2002 ;Richburg Cobia,1994 )。
本研究之個案小安(化名),是個就讀普通班二年級的男生,在課堂上很
2 特殊教育叢書
少開口表達意見或需求,即便是有生理需求也不開口,以致同學對他產生負面
的觀感,這種負面的觀感也導致了個案的人際關係不佳,每次分組活動小朋友
多半不願與他同組,此種退縮行為與選擇性緘默症相似,並且會影響到個案與
同儕間的良性互動。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使用正增強策略改善小安疑似選擇性
緘默症的問題。
貳、文獻探討
一、選擇性緘默症的定義與特徵
(一)選擇性緘默症的定義
國內選擇性緘默症的研究不多,而該領域的學者宋維村和丘彥南
(1993)、劉焜輝(1996)、胡海國與林信男(1996)、梁培勇(1997)對選擇
性緘默症的看法主要可分為三方面,一為個案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正常的,個案
不開口說話並非受限於缺乏知識、身體不適或者不具備該情境所使用的語言;
二為個案不說話的對象和情境是固定的,兒童因為自己的情緒因素,選擇開口
說話與否,因此可以在某些情境下開口說話,但在某些情境卻無法開口說話;
三為不說話的情形是持續的,這種情形至少持續一個月以上,但不包括剛開學
的一個月(引自王翠蘭,民 93 )。
Krolian和 Stine (1997)指出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在自由意識下選擇保持
沉默的疾病,特徵是這些兒童只在某些場合或只對某些人說話,即使是處在誘
發的情境下,仍堅持不說話(引自許韶玲, 2002 )。緘默的情形通常發生在家
庭以外,所以多數是入學後由老師發現的並告知父母的,而被診斷出來的年齡
一般是在3 到7 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