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环选自直流开关电源并联技术探讨参照TI的slua.PDF

电流环选自直流开关电源并联技术探讨参照TI的slua.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流环选自直流开关电源并联技术探讨参照TI的slua

1. 电流环 Buck 电路主回路电流环的传递函数 Gdi(s)为主电路的占空比对电感电流的开环传递函数(1-3) (4) 忽略输出滤波电感电容的等效电阻的影响(1-4) (5) 式中: Udc 输入直流母线电压; n 为副边与原边的匝比 L 为输出滤波电感值; RL 为滤波电感的电阻; C 为输出滤波电容; RC 为滤波电容的串联等效电阻; R 为负载电阻。 选自《直流开关电源并联技术探讨》 参照TI 的slua093 U-157 Fueling the Megaprocessor - A DCDC Converter Design Gc(s) = Gdi(s)*FM FM=1/UPP (6) 看下面例子: (2 )Vi=768Vdc,L= 1.6mH ,C=56uF*2,R =0.01 Ω,Rc=2.4 Ω/2=1.2 Ω,R=200 Ω,CCVS=1 :1,UPP=2.4V L 经整理得MATLAB 计算程序 s=tf(s) Transfer function: s G 1=3.84*(1+2.25e-2*s) Transfer function: 0.0864 s + 3.84 G2= 1+ 1.4352e-4*s+ 1.8026e-7*s*s Transfer function: 1.803e-007 s^2 + 0.0001435 s + 1 FM= 1/2.4 FM = 0.4167 G3=G 1*FM/G2 Transfer function: 0.036 s + 1.6 1.803e-007 s^2 + 0.0001435 s + 1 bode(G3) Simulink 模板: Bode 图: ibuck_tdsa2.ai_sch Iopenloop2.mdl 由上图可见两仿真基本吻合 (3)再来看一个实际应用的一个特殊电流采样,这种采样主要是为了平衡均流 ( 流波形越 平滑越好)和保护 ( 流波形为三角波越好)的采样波形 Vi=768Vdc,L= 1.6mH ,C1=56uF ,C2=56uF ,C3=56uF (顺序从左往右),R =0.01 Ω,Rc1=2.4 Ω,Rc2=2.4 L Ω,Rc3=2.4 Ω,R=200 Ω,CCVS=1 :1,UPP=2.4V Saber: 由于注入信号太小的原因,导致高频不是很平滑准确,见下面修改后的图(电流环传递函数 与输出电压无关,所以修改了输出 压,目的是修改占空比,使其占空比比较大,以使的 感在扫频状态下都保持连续模式,注入信号最好大于5mV ) Simulink: 刚开始推测K≈(C2+C3)/(C1+C2+C3),模板如下 由于上面推测的K 值带入公式中有一定差异,便推测 1 Rc1 K s C1 这个公式 (见后面) 1 1 Rc1 Rc2 // Rc3 1 2 3 s C s C C s=tf(s) Transfer function: s a= 1/56e-6/s+2.4 Transfer function: 2.4 s + 1.786e004 s b= 1/56e-6/s+ 1/ 112e-6/s+3.6 Transfer function: 3.6 s^2 + 2.679e004 s s^2 c=a/b Transfer function: 2.4 s^3 + 1.786e004 s^2 3.6 s^3 + 2.679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