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

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 章建跃 序言:数学课改的基本共识 在课改过程中,我们对数学教学涉及的各环节及相关问题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和讨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从中可以概括出一些基本共识: ●教学目标——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强调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定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必须的数学基础,其实质仍然是“数学育人”; ●教学内容——强调概念及其反映的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注重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反对“数学教学=解题教学=题型教学=技巧训练”的现象; ●教学要求——个性差异与统一要求的辩证统一,这是历来强调的,但以前偏重统一性,现在强调以个生差异为出发点和基础; ●教学设计——不仅内容的教学需要预设提问、讲授、训练等,而且特别强调课堂的“生成”,设计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开放性问题”,乃至强调“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 ●教学方法——强调讲授、问答、训练的结合,不再是单一的讲授或活动,是教师主导取向的讲授式和学生自主取向的活动式的融合,强调“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地位; ●学习方式——是接受与探究的融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结合; ●教学过程——应该是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然、水到渠成)为载体的学生认知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过程.强调学生数学思维的展开、深度参与(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强调发挥评价对改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作用:作为教师根据教学进程进行教学反馈、调节;作为学生则通过自我监控调节学习的进程.重视形成性评价; ●教学媒体——以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为焦点,追求“必要性”、“平衡性”、“广泛性”、“实践性”、“有效性”,服务于数学概念、原理实质的理解,做纸笔不能做的事. 这些共识就是被广大教师普遍接受的新理念.从中可见,新理念并不是对旧理念的抛弃,而是对旧理念的扬弃,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而且有许多教育思想(例如“教学应该实行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常新的、永不过时的.教育领域中,“全新理念”不能用来指导教改实践. 总之,新理念就是要在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共识许多都是常识.但常识往往被人们忘记.回顾我国在世纪之交开始的这场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可以发现这些共识来之不易,人们的思想回归常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教育改革的理念层面看,本次改革确实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我国数学教育传统的批判许多都是切中要害的;更重要的是引发了人们的新思考,促进了人们更进一步地考虑数学教育中的深层次问题;关注学生的个性基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数学等,也是与时代发展对数学教育的新要求是合拍的;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等等.但是,因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没有重复的机会,所以教育改革应该敢想而谨慎地干,切忌蛮干,看准的问题也只能逐步地改,只能是在已有发展基础上的深入,否则一定会陷入低层次的折腾. 从教改的发展现状看,关键还是将先进理念具体化,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上. (一)“理解数学”是当好数学教师的前提 数学水平高的人不一定能教好数学,但好的数学教师一定有好的数学功底,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第一要素是“数学素养”,其主要内涵是: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准确把握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的逻辑意义及逻辑联系,深刻领悟内容所蕴涵的思想方法,具有挖掘知识所蕴涵的科学方法、理性思维过程和价值观资源的能力和技术,善于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等. 尽管现在中学数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高,还有许多数学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但总体而言,对中学数学课程中的内容及其蕴涵的思想方法的理解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例1】如何理解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人们一般从三角恒等变换的角度理解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把它当作是“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工具.教科书也是这么表述的:对于到范围内非锐角的三角函数,能否转化成锐角三角函数呢?如果能,转化公式是什么?【1】教学中,因为诱导公式太多,学生记不住,教师又将之进一步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但教学效果总不尽人意.什么原因? 对于诱导公式本质的理解出现偏差是原因之一. “其实,是单位圆的自然动态(解析)描述.由此想到,正弦、余弦函数的基本性质就是圆的几何性质(主要是对称性)的解析表述.”【2】因此,诱导公式本质上是圆的旋转对称性和轴对称性的解析表述.也就是说,它是三角函数的一条性质(对称性),其几何背景是圆的旋转对称性.这样我们就可以按如下方式设计诱导公式的教学: ■先行者组织 三角函数刻画了单位圆上点的变化规律,可以想象,它的基本性质与圆的几何性质有内在联系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