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3-008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请拿出B3-008号复习案、课本、三色笔和典题本,还有你的激情!; 1.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某区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6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以珠三角为例;—我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
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2)自然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1)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
(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特别提醒:
(1)国家政策是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融会贯通】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比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密切相关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一致性。;方法技巧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巧学易记
图示法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对点演练】
1.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1)~(3)题。;(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1990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之后各产业
结构变化速度较快;(2)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的是 ( )。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导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地区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D.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解析 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工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资金密集型转变;第三产业以旅游、商贸、金融等为主;三大产业在不同时期变化速度是不同的。第(2)题,外商投资规模小、以低端产业为主是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第(3)题,200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环境有所改善。
答案 (1)A (2)B (3)B;
归纳总结
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其带来的问题均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占用耕地,二是环境污染,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城镇过于集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考点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方法技巧: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迁移污染源,通过立法限制污染物排放,采用技术手段,改进生产设备。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方法技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特色的比较
1.发展历程与发展经验比较
珠江三角洲制造业起步早,产业层次低,一镇一品的小区域产业集聚;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起步较晚,产业技术层次高,“沿江与沿线产业链”的大区域产业集聚。
2.发展规模与发展效益比较
珠江三角洲制造业规模小,市场开发好,产销协调,企业劳动生产率低;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规模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企业获利能力较强。
3.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比较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从而使得本区制造业科技竞争力较强,能够为制造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对点演练】
2.读我国2005年各省(市、区)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图,回答(1)~(3)题。;
(1)图中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