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海南岛早期经济开发探析
近代海南岛早期经济开发探析摘 要:海南岛是我国东南海域中的一颗明珠,在过去漫长历史中不曾有过认真的治理与开发,发展缓慢。直到近代晚清时期,在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1884年—1889年)的主持下,才展开了海南岛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有效的治理开发,这为海南的近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海南岛 经济开发 思想
张之洞督粤五年,恰值“边海繁难“之秋,他“顾牖户而亟绸缪”,始终将治理开发海南岛,以使之成为稳定、巩固的海防前哨,作为督粤的重要使命,可谓殚精竭虑,亦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1.设电线,开道路,倡官市。兴商便民,启动了海南的经济近代化
光绪十年十一月(1884年),张之洞履任未久,即请示朝廷开通了由广东省城经钦、廉州跨海至琼州(海口)的电报线,后来,又延伸至陵水、万州、崖州等地。使海南岛较早地拥有了近代化的通讯工具。1在这次开发中,对当时及未来社会发展最具有意义的是开通了井字形大道。按照张之洞的规划,全岛共修12条大道和22条小道,大、小道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多个井字交叉,构成网络。12条大道中,有7条道路从不同方向穿过五指山或黎母山。经过军民的艰苦劳作,数年间开辟大道全长3600余里,22条小路均与大道连接,这样,便打通了烟瘴弥漫的五指山地区,道路所到之处,“皆为数十年来官弁兵勇未到之区”,2“现在岭门、凡阳、南丰一带黎峒新开之路,牛车畅行”,使琼州全境得以沟通无阻,初步改善了岛内封闭、隔绝的状况,是前所未有的壮举,此后民国期间所修公路“无一平以清末路基为基础者”。3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物质生产活动和商品流通的支柱,也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4道路的开通,又为伐木,采矿等利源的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使两者皆有成绩可观,且为后人的开发打下了基础。另外,道路的网络化,必然形成众多的交叉点,政府在此广设官市,使之逐渐成为“烟火相接,耕凿日盛,商贾懋迁”5的农村集市,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张之洞还提倡广种植,普寻觅咖啡种大在琼种植,以收外洋之利,6后来海南在清末大规模引进种植甘蔗、香蕉、菠萝、咖啡、橡胶等热带作物,与他的倡导不无关系。为“民生所计”,他还劝导鼓励居民出洋佣工,为民众所响应,现在在新加坡、泰国等地的许多华侨及其祖辈大都是海南人,并大多是清末时出洋的,“十九世纪后半期是海南人向海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7这与张之洞的劝导不无关系。
2.因地制宜,重开利源。以较系统的经济开发思想指导开发,力求实效
“海疆经济开发是海疆开拓、管辖、发展的基础”,8张之洞准确地抓住了这一点,在抚黎开山过程中,始终以开利源、发展经济为中心,海南岛的治理开发绘制了系统的蓝图。同时他认识到“田地”(农)、“林木”(商)、“矿产”(工)这三端都是海南的利源,都应开发。此处,张之洞已不再强调“以农为本”,也无厚此薄彼。这应该说是他“务实”的一个结果。更可贵的是,在开利源的具体实践中,张之洞还实事求是地对官府、民众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地位及关系进行了定位。他主张运用市场规则,以是否有利“小民生计”为标准对政策加以变通,反对因噎废食。在这种思路下,随着工、农、商诸业并举,张之洞调整政策的范围也越来越宽:从开始的垦田、伐木到后来的开矿,税厘可免则免;对开发建设有大贡献者,给官职,“以示奖励,……庶商民闻风兴起,踊跃赴功。”同时他深知治理开发海南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谆谆劝导那些急于求成的地方官员:“鄙人岂不愿咄嗟立办,但世间安有如此易事耶”9,告诫他们,平黎、开路,可以在一定的时段里见成效,但“其余查戡化导,兴利变俗等事,必须熟筹审处,持久不懈”。10不是在短期能够立竿见影的,所谓“为日方长,观成非易”,必须从长计议,徐筹规划,次第兴作,历久方可有所成就。他还反复告诫:治理开发海南事务浩繁,但办事必须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否则,“必致顾此失彼,旋作旋缀,有縻费而无实”,11花了钱,什么事也没有办成。
值得关注的是,张在言及海南众多开发诸事时,运用“平浅”、“繁重”这样的划分标准,讲究开发工作要依据现实有先后的方式,通过海南的具体开发实践,逐渐形成了他的“实事求是,次第举办,克践其言,胥有成效可睹”这一较为系统的经济开发思想12。历史自有公论,当人们谈及海南岛开发时,不能不想到张之洞。
参考文献:
[1]1882年,天津至上海间的有线电报始成。至1884年,除东南沿海的江、闽、粤外,均不通电报。直到甲午战争前夕,南北各省城区的重要城市方基本上接通电报。
[2]《琼军获胜筹办招抚折》,《张之洞全集》卷一十九,奏议十九,第512页。
[3]王兴瑞:《历代治黎政策检讨》,《珠海学报》1948年5月第一期。
[4]《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交通事业》1989年8月第1版,当代中国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