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为例.doc

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为例

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为例 张海军 ,丁 林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王训练 ,王 雷 ,王清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夏国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摘要: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为具体实例,探讨了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规律.描述了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碳酸盐岩的各种成岩作用类型.根据成岩组构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分为海水、大气淡水和埋藏环境.综合分析了各种成岩作用及其成岩环境的纵向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剖面上碳酸盐岩成 岩作用和成岩环境的特征与岩石在高频旋回中的相对位置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受大振幅、高频率的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早期海平面相对上升,形成旋回的下部单元,岩石首先经历海底成岩作用,随着上覆沉积物的增加,逐渐进入浅埋藏环境,成岩作用表现为以压溶、重结晶作用发育为主要特征.晚期形成旋回的上部单元,由于海平面相对下降,沉积物逐渐抬升,早期海底成岩作用尚未充分发育就脱离海水环境,进人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以强烈的大气淡水成岩作用为特征. 关键词: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埋藏环境;高频旋回;冰川型海平面变化;石炭一二叠系界线;陕西镇安.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现代和古代碳酸盐沉积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和系统总结,如Bathurst(1975)、Longman(1980)、Schneidermann and Harris(1985)、Moore(1989, 2001)、McIlreath and Morrow(1990)、Tucker and Bathurst(1990)和王英华等(1994).层序地层学理论兴起后,探讨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的关系、利用层序地层预测成岩作用和储层孔隙的分布成为碳酸盐沉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Tucker,1993;Budd et a1.,1995;M ontanez et a1.,1997;Moore,2001:Csoma et a1.,2004).Tucker(1993)和Moore(2001)对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模式化的总结,并指出碳酸盐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可在层序地层框架内加以论述.其他学者(Xiong and Heckel,1996;贾振远和蔡忠贤,1997;陈方鸿等,1999;Saller et a1.,1999)分别从各自的研究对象出发涉及了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或海平面变化的具体关系.上述学者在论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关系时,通常注意区分干旱气候和湿润气候条件,而较少考虑冰室气候和温室气候背景,有关冰室气候背景下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关系的具体实例更是鲜见报道.石炭一二叠纪之交是地质历史上的冰室时期之一,高频率、大振幅的冰川型全球海平面变化显著.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台地碳酸盐岩极为发育,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的潮下型高频旋回明显(张海军,2004).镇安西口剖面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研究,将为探讨在地球冰室气候背景下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及冰川型海平面变化关系提供一个重要实例. 1 地层及沉积背景 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包括三里冲剖面及石门垭东、西侧剖面)是我国海相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典型剖面之一(图1).剖面厚259~342 m,由巨厚层或块状碳酸盐岩组成,沉积连续,化石丰富,出露极佳.以前的学者对这一地区的研究(王国莲和孙秀芳,1973;丁培榛等,1983,1987,1989;丁蕴杰等,1991,1992;夏国英等,1996;夏国英和丁蕴杰,2002)多集中在生物地层学方面,剖面生物地层研究程度很高.最近,张海军等(2003,2004)对该剖面的碳酸盐岩微相及沉积环境、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但镇安西口地区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至今无人涉及. 野外工作中沿用前人(夏国英等,1996;夏国英和丁蕴杰,2002)的生物地层研究成果,系统测制剖面图,并进行全剖面采样.按最新的年代地层划分方案(夏国英和丁蕴杰,2002),三里冲剖面由下而上划分出上石炭统逍遥阶、下杨家河阶和下二叠统上杨家河阶、范家河阶、垭口阶及隆林阶.其中,下杨家河阶、上杨家河阶、范家河阶和垭口阶相当于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全国地层委员,2001)中的紫松阶(图2).最近的研究(张海军等,2003,2004)表明,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碳酸盐岩可划分出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生物碎屑颗粒灰岩、团块颗粒灰岩和核形石颗粒灰岩等6种主要的微相类型.它们主要形成于开阔台地浅滩、滩间、台地边缘浅滩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