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面反射的影响1
地面反射对微波传播的影响
2008年12月28日 12:59 比特网ChinaByte
在微波的传输过程中,除了大气,气候对其传播产生影响以外,地面的影响也是较大的,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
树林,山丘,建筑物等建筑物能够阻挡一部分电磁波的射线,从而增加了损耗;平滑的地面和水面可以将一部分的信号反射到接收天线上,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后,有可能相互抵消而产生损耗;有些时候地面上没有明显的障碍物,此时主要是反射波对直射波产生的影响,反射是电平产生衰落的主要因素。
地面反射的影响(一)
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我们都认为自由空间是均匀的介质。然而实际上,电磁波传输的实际介质是大气层,而大气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对微波的传输会产生影响的,特别是距地面约10km以下的被称为对流层的低层大气层对微波的传输影响最大。因为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层质量的3/4,当地面受太阳照射温度上升时,地面放出的热量使低层大气受热膨胀,因而造成了大气的密度不均匀,于是产生了对流运动。在对流层中,大气成分,压强,温度,湿度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会使得微波产生吸收,反射,折射和散射等影响。
大气吸收衰减
我们知道,任何物体都是由带电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都有其固定的电磁谐振频率。当通过这些物质的电磁频率接近这些谐振频率时,这些物质对微波就会产生共振吸收。大气中的分子具有磁偶极子,水蒸气分子具有电偶分子,它们能从微波中吸收能量,使微波产生衰减。
一般说来,水蒸气的最大吸收峰在λ=1.3cm处,氧分子的最大吸收峰则在λ=0.5cm处。对于频率较低的电磁波,站与站之间的距离是50km以上时,大气吸收产生的衰减相对于自由空间产生的衰减是微不足道的,可以忽略不计。
雨雾衰减
由于雨雾中的小水滴会使电磁波产生散射,从而造成电磁波的能量损失,产生散射衰减。一般来讲,10GHz以下频段雨雾的散射衰耗并不太严重,通常50km两站之间只有几分贝。但若在10GHz以上,散射衰耗将变得严重,使得站与站之间的距离受到散射的限制,通常只有几公里。
地面反射的影响(二)
根据惠更斯-费涅耳原理,在电波的传输过程中,波阵面上的每一点都是一个进行二次辐射的球面波的波源,这种波源称为二次波源。而空间任一点的辐射场都是由包围波面的任意封闭曲面上各点的二次波源发出的波在该点相互干涉,叠加的结果。显然,封闭曲面上各点的二次波源到达接收点的远近不同,这就使得接收点的信号场强的大小发生变化,为了分析这种变化我们引入费涅耳区的概念。
由图可见r1+r2-d就是反射波和直射波的行程差Δr=nλ/2。显然当Δr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反射波和直射波在R点的作用是相同的且是最强的,此时的场强得到加强;而Δr为半波长的偶数倍长时,反射波在R点的作用是相互抵消的,此时R点的场强最弱。我们就把这些n相同的点组成的面称为费涅耳区。费涅尔区的概念对于信号的接收,检测,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费涅耳区
对流层对电波的影响
我们知道,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度是v=c=30万公里/秒。在真实的大气中,电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度c与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之比被称为折射率。折射率受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的不同而会变化。由于大气的折射作用,实际的电波不再是按直线传播,而是按曲线传播,根据折射效果的不同可以分成正折射,负折射和无折射。正折射有可以分成标准折射,临界折射和超折射。
无折射就是大气的折射率不随大气的垂直高度变化而变化。负折射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折射率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使得电波的传播方向与地球的弯曲的方向相反。正折射的意思当然是恰恰相反。
折射的分类
电波衰落之源
微波在空间传输中将受到大气效应和地面效应的影响,导致接收机接收的电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起伏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衰落。
衰落的大小与气候条件,站距的长短有关。衰落的时间长短不一,程度不一。有的衰落持续时间很短,只有几秒钟,称之为快衰落;有的衰落持续时间很长,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则称之为慢衰落。衰落的出现将使得信号发生畸变。接收电平低于自由空间传播电平的称之为下衰落。而接收电平高于自由空间的传播的电平时,则称为上衰落。显然慢衰落和下衰落对微波通信有很大的影响。
从衰落的物理因素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吸收衰落。就是大气中的氧分子和水分子能从电磁波吸收能量,这就导致微波在传播的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而产生衰耗。
雨雾引起的散射衰落。这是由于雨雾中的大小水滴能够散射电磁波的能量,因而造成电磁波的能量损失而产生衰落。
K型衰落。这是由于多径传输产生的干涉型衰落,它是由直射波和反射波在到达接收端时,由于行程差,使它们的相位不一样,在叠加时产生的电波衰落。由于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动物油脂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docx
- 化学工艺学期末复习总结.docx
- 化工原理乙醇水_课程设计.doc
- 化工总控工技师理论知识试卷C(含答案).doc
- 北京798地区北区空间环境整治与城市及建筑设计(地块一)_建筑学专业_闫昱.doc
- 化新化学试验室分析仪器设备技术规范书.doc
- 北京化工大学2000考研物理化学试题.doc
- 北京化工大学2004物化真题.doc
- 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真题01-09.doc
- 化工管路习题.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