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开始授箓,细数道教三山符箓传承之路要领.pdfVIP

茅山开始授箓,细数道教三山符箓传承之路要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茅茅山山开开始始授授箓箓,,细细数数道道教教三三山山符符箓箓传传承承之之路路 2015年12月28日,中国道教协会九届二次会长会议在 南省玉蟾宫召开。会议同意了 江苏茅山授箓的建议。那么问题来了,“箓”是什么呢?什么是授箓?茅山授箓有什么 历史渊源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道教三山符箓传承之路”。其实,箓的 本义为“薄籍”,也就是“记录”的意思。在道教有两种功用,一个是记录奉道者的名 册,上面记载着授箓道士的姓名、道号、师承和所授之道阶;一个是记录诸天曹佐吏 之名讳与职能等,就是“天神名录”。通晓此法箓,才能召神遣将,除妖镇邪。箓的种 类很多,一般来说可分为“记录”、“符箓”、“经箓”、“职牒”四大类。其中,记录是记 奉道者名册及诸天功曹之名;符箓是行法所专用,经箓是供箓生学习念诵的经忏,职 牒是受戒的凭证。一、授箓的好处:名登天曹,可代人行法,召遣有灵 据 《太真科》及 《赤松子章历》所载:“汉代人鬼交杂,精邪遍行,太上垂慈,下降 鹤鸣山,授张天师 《正一盟威符箓》一百二十阶及 《千二百官仪》, 《三百大章》, 《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师遂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领户化民,广行阴 德”。符箓在道教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授箓作为道教特有的宗法传承 体系,一般来说有四种妙处。一是法天地、敬祖宗,授箓必先设坛,这个“坛”就是祭 拜天地神明祖宗的;二是明师承、皈三宝,按“三山嫡血字派”明其辈份,庄严宣誓皈 依道经师三宝,维持有序传承;三是受戒律,发誓愿,以宗教教规约束自身,行善戒 恶,通过发誓愿做到爱国爱教,忠孝仁慈俭,诚信不欺等;四是颁法职、宣教化。 《云笈七签》云:“箓生通过授箓,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 凡入圣”。法箓是道士应持之典,也是对修道者功行修持的认定,故升授、加授均有 严格的考核程序。同时法箓是道士行法的凭证,授箓之后,名登天曹,就可以代人行 法,召遣有灵。只有授过箓之后,才能召唤箓上神兵将吏护法显灵。未授箓者,行法 不灵,吏兵远身,如强行施法,不但不灵,且自身反遭天谴。其次,道士修持一生, 超凡脱俗,一旦羽化,即可凭箓登仙,颁以仙职,免除冥府地狱之苦。二、开坛传 箓,三山符箓兴起,三山合一归万法宗坛 汉末晋初,第四代天师张盛受其父第三代天师张鲁之嘱,携印、剑、符箓回龙虎山开 坛传箓,从此“开科范以为常”。魏晋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开始分化,至北宋哲宗,正 一、灵宝、上清三家形成了各自的宗坛:龙虎山正一玄坛、茅山上清法坛、阁皂山灵 宝法坛,世称为“三山符箓”。授箓院之设,始于唐代,据 《龙虎山志》记载,唐玄宗 召见第十五代天师张高:“命即京师 (长安)置坛传箓。”唐、宋两朝,授箓之风尤 盛,许多王室公主、士大夫之流纷纷接受法箓。正一派授箓作为传承的主要特征,一 直到清末都十分普遍和盛行。宋、元之际,南昌西山净明宗坛兴起,实际上就有四大 法坛。四大宗坛各自传箓,各有字派相承。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敕二十四代天师张 正随于京都 (汴梁)立授箓院。南宋理宗敕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符箓。元朝 以后,天下符箓归龙虎山天师掌管,设立“万法宗坛”,编撰 《天坛玉格》,创立三山 滴血法派,从此,道教神权授受统归龙虎山正一真人总理。三山合一后,授箓统归万 法宗坛,从而形成了三山一脉相传的嫡亲血派,一代一代相传至今。简单的说就是三 派结拜称兄弟,统一定个字辈传承即三山嫡血字派共四十字,即“守道明仁德,全真 复太和;志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冲汉通玄蕴,高宏鼎大罗;三山愈兴振,福 涌 洪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正一派道长的法号以“大”、“罗”、“三”等开始的原 因。三、一直在授箓,他们都授的是什么阶品? 当代授箓是依据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所传的 《天坛玉格》为依据进行的。箓生初受 《太上三五都功经箓》 (此六、七品衔头),升授 《太上正一盟威经箓》 (此四、五 品衔头),加授 《上清五雷经箓》 (此从三品衔头),加升 《上清三洞五雷经箓》 (此正三品衔头), 《上清大洞经箓》 (正二品衔头), 《三清三洞经箓》 (正一品 头衔)。据 《道藏》正一部 《正一修真略仪》记载,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箓共分二十 四阶品,以应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二十四气。根据道士受法箓的高下,又授予不 同的名衔。此名衔即表明所受法箓的品位。据 《受箓次第法信仪》记载,职位次第 是:正一法位、道德法位、洞神法位、升玄法位、洞玄法位、五符法位、河图法位、 洞真法位、毕道法位。据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 《崆峒问答》,授箓的三十三阶分别 是:都功盟威、五雷、大洞、中盟、三洞、预修、祓亡、诞生、伏魔、文昌、祈嗣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