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师导学·2016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配套课件:必2第0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
* 1.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征。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高考考点 商业的发展。 3.高考真题 D A A A B 【重难突破】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秦汉以后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商人地位长期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3)隋唐时期,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就已经出现。 (4)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北宋时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 (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目的在于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西汉、唐朝、两宋、元朝等朝代对外贸易非常繁荣。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西汉至明朝前期,我国历朝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发展和加强管理对外贸易。 (2)中外贸易往来的特点: ①陆路贸易为主向海路贸易为主转变: 表现:汉朝陆路为主;唐朝海陆并重;宋元明清重海路。 唐宋转变原因:经济重心南移;航海事业发展;西北民族政权阻隔;外贸主要商品变化(如瓷器更适宜走海路)。 ②官方贸易:贡赐贸易(外交手段)着力于加强友好往来,不以赢利为目的。 ③主要输出商品:汉:丝绸;唐:丝绸、瓷器;宋:丝绸、瓷器、茶叶。 ④外贸伴随文化交流:例如敦煌文化,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汇。 ⑤外贸促进民族融合:例如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中国,与汉、蒙、畏兀儿通婚,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3)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①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主要是朝贡贸易,长期“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②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他山之石】 岳麓版教材补充说明的史实有: 1.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2.隋唐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3.元代更广泛地流通纸币。 C C C B A B A C A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