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建筑结构(中国地质大学孙金山)4-8
武阳右线隧道衬砌结构设计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于衬砌设计的相关规定 2、武阳右线隧道衬砌布置 5、 各级围岩衬砌设计图 3、 初期支护设计参数 4、 二次衬砌参数 公路隧道应作衬砌,根据隧道围岩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使用要求分别采用喷锚衬砌、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隧道应采用复合式衬砌。 隧道衬砌设计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断面形状、支护结构、施工条件等,并应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衬砌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隧道长期安全使用。 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夹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复合式衬砌设计应复合下列规定: 1.初期支护应采用锚喷支护,即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刚架等支护形式单独或组合使用。锚杆支护宜采用全长粘结锚杆。 2.二次衬砌宜次要模筑混凝土或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衬砌截面宜采用连接圆顺的等厚衬砌断面,仰拱厚度宜与拱墙厚度相同。 3.在确定开挖断面时,除应满足隧道净空和结构尺寸外,还应考虑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变形,并预留适当的变形量。预留变形量的大小可根据围岩级别、断面大小、埋置深度、施工方法和支护情况等,采用工程类比法预测。当无预测值时可参照表规范8.4.1选用,并应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调整。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衬砌设计的相关规定 表8.4.1 预留变形量 围岩级别 两车道隧道 三车道隧道 围岩级别 两车道隧道 三车道隧道 Ⅰ — — Ⅳ 50~80 80~120 Ⅱ — 10~50 Ⅴ 80~120 100~150 Ⅲ 20~50 50~80 Ⅵ 现场量测确定 复合式衬砌可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并通过理论分析进行验算。两车道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的支护参数可参照表8.4.2-1选用,并应根据现场围岩监控量测信息对设计支护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 围 岩 级 别 初期支护 二次衬砌厚度(cm) 喷射混凝土厚度(cm) 锚杆(m) 钢筋网 钢架 拱、墙 混凝土 仰拱 混凝土 拱部、边墙 仰拱 位置 长度 间距 Ⅰ 5 — 局部 2.0 — — — 30 — Ⅱ 5~8 — 局部 2.0~2.5 — — — 30 — Ⅲ 8~12 — 拱、墙 2.0~3.0 1.0~1.5 局部 @25×25 — 35 — Ⅳ 12~15 — 拱、墙 2.5~3.0 1.0~1.2 局部 @25×25 拱、墙 35 35 Ⅴ 15~25 — 拱、墙 3.0~4.0 0.8~1.2 局部 @25×25 拱、墙 仰拱 45 45 Ⅵ 通过检算、计算确定 表8.4.2-1 两车道复合式衬砌的设计参数 武阳右线隧道衬砌布置 里程 衬砌级别 长度(m) K23+275~K23+300 明洞 25 K23+300~K23+310 Ⅴ加强 10 K23+310~K23+407 Ⅴ 97 K23+407~K23+567 Ⅳ 160 K23+567~K23+773 Ⅲ 206 K23+773~K23+987 Ⅳ 214 K23+987~K24+73 Ⅲ 86 K24+073~K24+213 Ⅳ 140 K24+213~K24+387 Ⅲ 174 K24+387~K24+513 Ⅳ 126 K24+513~K24+ Ⅴ K24+~K24+ Ⅴ加强 K24+~K24+ 明洞 3、初期支护设计 3、1锚杆的设计参数 要使锚杆成为洞室开挖中良好的支护手段,锚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锚杆受力后变形,且其本身不受破坏;第二,锚杆与围岩保持紧密接触。 锚杆直径和长度等设计参数应根据现场实验及相关的理论公式来确定,但是作为 毕业设计由于资料有限,故本设计按工程类比方法来确定。设计参数如下: a、锚杆类型: Ⅴ级、和Ⅳ 级围岩采用WTD25中空注浆锚杆,Ⅲ级围岩采用φ22水 泥沙浆锚杆; b、锚杆长度: 可以按L=1/3~1/5W(W为隧道开挖宽度 )取值,结合工程类比, Ⅲ 级围岩2.5m,Ⅳ 级围岩取3.0m,Ⅴ级围岩取3.5m; c、布置方式:均采用梅花型布置; d、布置间距:可以按0.5L~0.7L进行取值,结合工程类比Ⅲ级围岩采用纵向1.5m ,环 向1.5m ; Ⅳ级围岩采用纵向1.2m ,环向1.2m;Ⅴ级围岩采用纵向1.0 m ,环向1.0m。 3、2钢筋网 1)设计的规定 钢筋网与锚杆焊接在一起,提高围岩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抗剪和抗 弯能力,减少喷射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