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课件幻灯片.ppt

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课件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课件幻灯片

考题回顾 (14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  壁:营垒 ??D. 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    度:考虑 【答案】D 【解析】 A项:“听”是“准许”的意思,在李密《陈情表》中学过,其句为“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B项:“迫”是“逼近”的意思,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出现过,其句为“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C项:“壁”是“营垒”的意思,在司马迁《项羽本纪》中出现过,其句为“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D项:“度”,一词多义,自然有“考虑”这一义项,但这里应该是名词“姿态”的意思,在司马迁《刺客列传》中有这样的句子:“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简评】四个词语,都是常见的,在教科书中都能找到使用依据,难度不大。“听”和“迫”在句中是动词,“壁”和“度”在句中是名词,考查了不同的词性,有代表性。 考题回顾 (13北京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B 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过法:逾越法规 C 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 D 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 【答案】A 欺负:欺诈负义(违背)。 【解析】 “或欺负之者“是指有一个人背弃了规定,在此”欺负“是欺诈、背弃的意思,而非现代汉语常用的”压迫、侮辱“之意。错误项的设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判断错误在于不能识别错误设置手法,不能根据语境分析推断。 考题回顾 (14江西卷)下列句中的“病” 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选B,与“郑人病之”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到担忧”。(A成为病态,动词;C 患病,动词;D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 ) 考题回顾 (08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C(A应为通‘‘赈”“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 最佳选项C项。“造”通过回忆,老师讲过“造访”(拜访)“造诣”(达到某种水平)等词,可见“造”有“往”“到”之意。 考题回顾 (06高考卷)《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C “刺”是指责,指责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长”在此不表意义,只取“短”意。 想想看: 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2、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想想看: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吐利胀懑,无所不至。(09年湖北卷) 3、日暮作毕,受直归家。(09年全国卷2) 试试看: (09年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 【解析】A.奇:意动用法, 认为……惊奇,C.诛:诛杀,D.弛:松弛。 想想看: 4、(13年天津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 B.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 C.何以易之 易:改变 D.胁息然后带 胁:收敛 想一想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前句据上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句中的“言”是“叙述、表述”的意思;后句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下来,因此此句中的“言”可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