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涪陵“11·10”长泓08轮与三通718轮碰撞事故
2009年11月10日0105时,重庆涪陵张某个体所有的运砂船“长泓08”轮与宜昌xx航运有限公司滚装船“三通718”轮在重庆涪陵蔺市镇梁沱水域(长江上游航道里程559.7千米)发生碰撞。“长泓08”轮翻覆,1人死亡,5人失踪。
一、船舶概况
(一)船舶及船员
1. “长泓08”轮
船舶所有人为张某和刘某,船舶经营人为张某。运沙船,船籍港武隆,1993年4月1日建造完工,2008年1月7日改建。船舶总长39.60米,船宽6.50米,型深2.20米,总吨位187,净吨位110,满载排水量308.415吨,空载排水量73.255吨,主机功率48.5千瓦×2,主机型号X6105BC柴油机。
当班船员胡某,持内河四等驾驶员职务适任证书;航线涪陵至长寿。轮机长王某,持内河四等轮机长职务适任证书。
2. “三通718”轮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为宜昌xx航运有限公司。滚装客船,船籍港宜昌,2002年12月3日建造完工。船舶总长96.70米,船宽15.50米,型深3.45米;总吨位2745,净吨位1427;满载排水量2825.22吨,空载排水量890.02吨;主机功率441千瓦×2+202千瓦×1,主机型号8170ZC-11ZB型2台、X6170ZC-15WG型1台柴油机。
当班船员袁某,持内河一等船长职务适任证书;航线重庆至武汉。舵工杨某,持内河一等大副职务适任证书;航线宜宾至上海。
(二)公司及其他
1. “长泓08”轮
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记载船舶由重庆涪陵个体张某、刘某共有,各占50%股份;经营人为张某。经查,该轮实际所有人为张某、雷某;实际经营人、管理人为雷某(雷某之父)。
2007年1月,张某、刘某共同出资购置“长泓08”轮,由刘某经营从事沙石运输。2009年5月14日,刘某将拥有的全部股权转让与张某。同年5月,张某将50%股权转让与雷某,并由雷某负责经营。经查,该轮日常经营管理实际由雷某负责。
雷某在占有、使用“长泓08”轮从事沙石运输船舶经营中,未建立船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也未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该轮实际所有人交付船舶后,也未对该船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
2. “三通718”轮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管理人均为宜昌xx航运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1年成立,主营汽车滚装船、保温沥青船运输、长江集装箱外贸内支线班轮运输和长江干支流省际普通货物运输。公司于2004年建立并运行安全管理体系,取得了“符合证明”,适用于汽车滚装船。
二、事故时间、地点
事故时间:2009年11月10日0105时。
事故地点: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梁沱河心偏南水域(长江上游航道里程559.7千米)。
三、事发时通航环境情况
(一)水位情况
事发当日,青岩子水位170.0米(吴淞),重庆10.94米退(当地),三峡坝前170.69米(吴淞),入库流量7700立方米/秒,下泄流量7330立方米/秒。事发水域水流平缓,流速约0.3米/秒。
(二)气象情况
据重庆市涪陵区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观测资料,2009年11月10日夜间有雾,最小能见距离350米,风向偏东,风速1~2米/秒。
经调查,事发时蔺市水域天气晴,能见距离约1000米,有瘴气。
(三)航道情况
盘子石至羊渡口航道顺直,水域开阔;羊渡口至燕尾碛,属急弯航段,航宽约600~800米,通视条件较差,通航环境较为复杂。事发水域正值三峡水库170米蓄水期间,水流平缓,航标设置正常。
(四)通航秩序情况
《长江上游航行参考图》推荐航路:下行船舶沿南岸下行,上行船舶沿北岸上行,互会左舷。
事发时“三通718”轮分心偏南下行,其后有它船尾随下行;“长泓08”轮由北向南斜向穿越主航道,附近无其它上行船舶。通航秩序正常。
四、事故经过
(一)“长泓08”轮
本次事故发生后,“长泓08”轮6名在船人员,1人死亡、5人失踪。对该轮事故经过的有关描述,基于吸砂船“航砂”轮、下行顺航道行驶船舶“中爵16”轮、“宜丰603”轮、“飞达8”轮、“三通718”轮的调查及“长泓08”轮打捞出水后勘查、该轮及同类型砂石船习惯做法、推算综合认定。
2009年11月9日2200时,“长泓08”轮在燕尾碛脑吸砂船“航沙”轮受载,约于2400时受载完毕沥水,载沙约220吨。
10日约0100时,“长泓08”轮离燕尾碛脑吸砂船“航沙”轮开航,沿左岸上行,目的地为蔺市沙码头。没有证据表明该轮离泊及开航后使用VHF无线电话等有效手段向过往船舶通报本船船位及动态。
约0102时,该轮航行至关刀碛#1白浮(长江上游航道里程559.5千米),由北向南斜向过河。至河心偏南水域,“长泓08”轮采取右停车,左微进车(船舶打捞出水后现勘认定)。
约0105时,在梁沱河心偏南水域,“长泓08”轮尾部驾驶室后方右侧与“三通718”轮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