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引言
自从1809 年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Lamarek,J.B)提出 “获得性遗传”理论至今,已有
180 多年了。但是,这一理论现在仍被大多数生物学家不屑一顾。该理论得不到世人的承认,
原因何在?是它确实毫无可取之处呢,还是因为人们对其抱有某些历史上遗留的偏见。100
多年以来,生物科学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本世纪70 年代以后,分子生物学异
军突起,使过去许多认识不清的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因此,获得性遗传问题也应该获得
一个重新讨论和商榷的机会。本文之宗旨谨在于此。
2 获得性遗传的提出与论争
2.1获得性遗传的提出
拉马克在其 《动物哲学》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用
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他写道:“这些种类,由于长期受生活地域之环境约束的影响,
以致某部分器官特别常用,某部分器官恒常不用;影响所至,自然就使种的个体获得某部分
器官或丧失某部分器官。因此,新生的个体,世代累积地存续着上代的特质”。由此可见,
拉马克认为物种受环境长期影响所产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在“用进废退”
的作用下,物种因环境长期影响所 “获得”的变异是能够遗传给后代的。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提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于当时颇具影响的生物学家,“突变
论”者居维叶(Cuvier,G.)极力反对,许多学者都不接受拉氏的观点。但支持者也不乏其
人。可谓众说纷云,褒贬不一。
2.2关于获得性遗传的论争
获得性遗传理论早期的支持者主要有斯宾寒(Spencer,H.)、海克尔(Hackel,E.H)、
和赖尔(Lyell)等。他们认为生物在环境条件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生物所获
得的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达尔文最初是反对拉马克思想的,但后来他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承认
获得性是可遗传的。
中国遗传学界的先驱谈家桢先生指出:“我相信获得性遗传,不相信获得性状遗传”(1981
年)。拉氏的思想后来被帕卡德(Packard)、科普(Cope,E.)、勒 ·唐得克(Dantecl,L.)等
人发展为“新拉马克主义”。这一学派着重于解释生物变异的原因和获得性遗传的机制。“新
拉马克主义”最突出的贡献就在于运用了物理和化学的原理来解释获得性遗传。这对生物遗
传现象的深入研究有着积极的影响。
19世纪末,德国著名动物学家魏斯曼(Weismann,A.)做了一个 “割鼠尾巴”实验。他
连续多代割断小鼠的尾巴,以证明其是否可因此而不长尾巴,结果是小鼠的后代仍长出尾巴。
1892 年,魏斯曼提出了 “种质”学说,并以此来否定获得性遗传。“种质”说认为:多细
胞生物可分为 “体质”和 “种质”两部分,两者不能相互转化。环境因素只能影响 “体质”
的改变,而不能使 “种质”发生变异。而生物的“获得性”只是 “体质”的改变,因此是不
能遗传的。魏斯曼的学说使拉马克学说在实验上和理论上都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许多生物
学家也因此而反对获得性遗传学说。
继魏斯曼之后,美国著名遗传学家摩尔根(Morgon,T.H.)提出了 “基因理论”并创
立了细胞遗传学。基因理论认为由杂交所引起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从而
在细胞水平上进一步否定了获得性遗传。
二十世纪上半叶,由于米丘林遗传学的兴起,已是四面楚歌的获得性遗传学说又出现了
转机。米丘林(H.B.Mtlqypnn)等认为,获得性是由于外界生活条件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生物
体内部的新陈代谢类型而形成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同一方向发展并巩固、转化为遗传性。
这一理论的提出与前面提到的一些支持拉氏学说的理论有一个重要区别,即它是以米丘林大
量的实践和理论为基础的。米丘林的主要工作有 “无性杂交”,“定向培育”等。米丘林学
说由于后来李森科(JIncenno)在科学乃至政治上的排斥异己,专横拔扈,结果落得声名狼籍。
但是,以此来否定米丘林的工作和学说,也并非客观。
50年代后,生命科学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应运而生,特别是重组与突变的分子基础
和中心法则的提出,使遗传与变异的机制得到了分子水平上的解释。一时之间,各国生物学
家纷纷披挂上阵,投入了关于DNA 的结构、功能、重组等方面的研究之中。而研究环境对
生物遗传与变异的作用的人少之又少。虽然仍有一些学者继续坚持获得性遗传的研究工作,
但已显得势单力孤.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获得性遗传学说从其诞生及其以后的发展,始终处于世人的批判
甚至围攻之中。但也有人为之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可谓举步艰难但又百折不回。
3 “获得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铜川职称改革职称论文发表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必要性问题措施论文选题题目.docx
- 阳谷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论文选题题目.docx
- 论中国的世界遗产九寨沟的开发及保护.doc
- 黔江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问题对策论文选题题目.docx
- 浅谈额尔古纳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园林工程设计植物配置论文选题题目.docx
- 宜秀区职称论文发表-绿化造林树种选择生态建筑论文选题题目.docx
- 鸟儿不赚鸟笼赚2004.doc
- 2006年度海曙区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试题2.doc
- 2013全国工程造价考试(计量)真题和答案.docx
- 孕妇服装店经营攻略技术大全.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