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通选课授课提纲-北大未名BBS.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概论通选课授课提纲-北大未名BBS

传播学概论通选课授课提纲 任课教师:新闻传播学院 许静 E-mail:xujing@pku.edu.cn Communications@263.net(common) 学习要求: 平时成绩 20% 读书报告 30% 个案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50% 讲授内容: 2.19 第一讲 传播与传播过程 有关传播定义的主要范式(paradigm) 传递范式(transmission paradigm):传递范式(transmission paradigm) “传播是从发出者到接收者的讯息传递过程或行为,讯息通过渠道传输,受到噪音干扰,被发出和被接收。对传播过程的研究要包括讯息的发出与接收。 2.内向范式(intrapersonal paradigm):传播是一个内向过程.人们无论接受外在或内在刺激,都要经过其人格、价值观、知识、信仰、和态度的过滤,从而使它有意义。 3.社会范式(Social paradigm):信息可能从媒介传向意见领袖,然后从意见领袖传给他人。社会中的群体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方式会影响传播。 4.符号互动范式(symbolic interaction ) :传播是借助于符号化讯息而进行的互动。相互依赖的人们相互期待和相互影响,参与者彼此创造和共享信息以达到共同的理解。实际上,传播在传递内容的同时也传递着关系信息。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使人们在不同情境(context)和不同关系下有不同的行为。 5.系统理论 (system theory paradigm):系统就是由一些相互依赖的部分所构成的目标导向的行为体,传播这些行为体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任何系统的存在和行为都深受其次系统的特定功能的表现的影响,同时也受自身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的功能角色的影响,因为它不过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部分而已。 传播的基本特性 过程性:无始无终,循环往复,不断变化,持续发展,过程中各部分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符号符号互动性:借助于符号而相互作用,在互动中实现意义的共创与共享 社会关系性:通过传播,人们建立并保持社会关系。 社会系统性:在社会传播系统中存在各个不同层次的传播体系。 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被确定为过程,即包含一系列行为以及行为之前的若干变化的无始无终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一切事件和关系都是能动地、变化地持续进行着。当我们称之为过程时,就是说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甚至没有事件的一个固定的后果。这一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过程中的各个部分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伯罗(Berlo 1960) 传播过程的若干模式 亚里士多德模式:A------message-------B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WHO (source and communicator) says WHAT (content) through WHICH CHANNEL (media) to WHOM (audience) with WHAT EFFECT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ults) 香农-韦弗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丹斯模式 德弗勒的双向环形模式,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传播过程中的若干要素 信源(source) 编码者与解码者(encoder and decoder) 讯息(message) 渠道(channel) 噪音(noise) 反馈(feedback) 情境(context) 效果(effects) 推荐阅读: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 《传播学概论 》,Men,women,message and Media,新华出版社1984。 Larry Barker: Communication,Chapter 1 《传播学教程》第四章 丹尼斯.麦奎尔 《大众传播模式论》 2.26 第二讲 传播学研究方法 1. 传播研究阶段 形成研究问题 参考过去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献 确认具有研究价值而过去研究未能解决的问题 决定最佳的研究方法 收集必要的数据 分析数据 提出研究结果 思考 研究结果的意义及隐含的,深化课题或理论的知识 2.传播研究方法 两大类 Message or artifact-oriented research(讯息或人为物导向研究,着重考察讯息及其相关问题,以文本分析为主 People or behavior-oriented research(人或行为导向研究,着重考察人的行为与反应,不依赖人的自我报告,而以观察法与实验法为主) 讯息研究方法: archival or documentary research(档案文献研究) library or documentary research(公开出版物研究) hi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