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旅游出行方式与交通工具考证 古诗为证 组图.doc

古代旅游出行方式与交通工具考证 古诗为证 组图.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旅游出行方式与交通工具考证 古诗为证 组图

古代旅游出行方式与交通工具考证 古诗为证 组图 古代Taxi——记里鼓车。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出租车啊!还能记历程,按公里算钱。古人出行出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乘船,二是乘车马,三是步行。古代的江河运输业很不发达,加上没有现代化的船只,航线少且短,花费也颇高。至于乘车马,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并非穷人可以做到。大部分的农民和小商人出门,多以步行为主(大部分时候还要负重,挑担步行)。 在长距离的行走中,由于道路崎岖,走路距离过长等原因,一般一天下来,由于血液下积到腿部,双腿就会酸痛不已。自然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行走。如果是在山地或者丘陵行走的话,由于需要登高和攀爬,酸痛就会更加厉害。古人在实际中发现,如果在腿部绑上布条,可以有效减轻腿部的酸痛,利于长距离的步行。《老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河南唐河汉墓中出土画像石中的车马出行图 汉代 辎车 魏晋时期 偏幰牛车 唐·阎立本《步辇图》 明代轿车《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交通工具使交通活动得以进行。最早的运输工具可说是 「木棒」:棒的一端缚重物,由一人背负;或将重物放在中间,由两人抬行。人类早期发明的另一个运输工具是橇,并由此制造了车。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主要使用的就是木撬,前面绑上长长的拉绳,用人或牛拖拉。为减少木撬与地面的摩擦力,在前面抛洒尼罗河中的湿泥,或某种油脂,起到润滑作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跨越水域,还发明了独木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古代,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差,横渡大海是一种极为冒险、生死未卜的事情。航海者仅凭几片风帆,数支橹桨,波涛在不停地奔涌,巨鳌与大鱼在不停地出没,随风飘流,不艰险至极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神秘、奇诡、恐怖的感觉,海上航行的艰险和对友人安危的忧虑联系起来,你就不难发现古人为什么那么看重“送别”,这几乎就是一种“生死离别”。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吴门道中》: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古代的人民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发明并改进已有的交通工具。车辆和船舶的种类愈来愈多,运行速度愈来愈快,负载的重量也愈来愈大。另一方面,人类很早就开始以家养的牛、马等牲畜驮运物品。车出现后,牛、马等家畜又被用於挽拉车辆。因为马的速度快,还可以被人骑乘。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同,不同地区人民使用的交通工具也有很大的差别。沙漠之舟——骆驼是西北地方常见的运输工具。在河汊交错的江南,舟船则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西南地区,一种古老而以人抬杠的竹制交通工具——滑竿仍广为使用。宋代以后,舒适的轿子则日趋普遍。 古代出行工具之一:马。马,草食性家畜。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少,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春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山路回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已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过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 (俗称夜眼) ,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毛色复杂,以骝、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食道狭窄,单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无胆囊,胆管发达。牙齿咀嚼力强,切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装勒时放衔体,以便驾御。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程度可判定年龄 (图3),听觉和嗅觉敏锐。两眼距离大,视野重叠部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