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距带式转载机中间架截面的优选分析.docx

大跨距带式转载机中间架截面的优选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跨距带式转载机中间架截面的优选分析

大跨距带式转载机中间架截面的优选分析温建刚1,2(1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2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针对目前掘锚机后配套用大跨距带式转载机重量较大、牵引困难及对巷道底板适应性差等问题,在对大跨距带式转载机结构形式及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主要承载单元———中间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多截面形式及尺寸的优选分析。优选后大跨距带式转载机中间架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中间架截面形式和尺寸选取合理,中间架重量轻,且中间架未发生塌腰及扭曲变形,使用效果明显提高,可为类似条件下的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大跨距带式转载机;中间架截面;有限元;横梁结构中图分类号:TD42117+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0959(2010)0120105203B1概述带式转载机是给料破碎机和带式输送机之间的衔接装置,其功能是将来自给料破碎转载机的煤转运到巷道主带式输送机上。对带式转载机的要求是运量大、跨距大、重量轻及可靠性高。但目前使用中的大跨距带式转载机存在牵引困难、对巷道底板适应性差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中间架重量较大。大运量、大跨距必然加大带式转载机机身载荷和重量,跨距大、重量轻是本机设计中所需解决的主要矛盾。带式转载机中间架设计的任务是在保证运量和跨距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重量,为此本文以DZQ100/40型大跨距带式转载机的技术参数作为参考,从中间架结构和截面形式及尺寸入手,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法和程序,求得问题较合理的解决。2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DZQ100/40型大跨距带式转载机主要由挡煤板、行走小车、机头部、中间架和机尾部等五部分组成(见图1)。带式转载机采用桥形结构,即带式转载机的中间架设计成和机头机尾相连的悬空布置形式,其机头部通过底座与行走小车以铰接形式相连,机尾部铰接在给料破碎转载机的后面,行走小车骑在带式输送机机尾段的刚性导轨上。带式转载机在给料破碎转载机的牵引下可随掘锚机前进,同时可将来自给料破碎转载机的煤转运到后续带式输送机上。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共布置了9节结构形式相同的单元架,每架长3125m,单元架之间通过联接板和销轴连接。单元架采用4根相同矩形钢管为上下主梁、矩形钢管为立柱和斜撑、槽钢为左右连接的组焊式桁架结构,如图2所示。1—挡煤板;2—机头部;3—行走小车;4—中间架;5—联接板;6—联接销;7—垫片;8—卡簧;9—带式输送机;10—机尾部;11—给料破碎转载机图1大跨距带式转载机结构示意图的结构力学模型简化为受均布载荷q的简支梁。对中间架进行受力分析可得:1)单位长度运送物料质量为:3中间架受力分析根据DZQ100/40型大跨距带式转载机与带式输送机及给料破碎转载机的联接特点,以及通常情况下,带式转载机上物料沿纵向是均匀分布的,可以将带式转载机中间架q=Q(1)316v收稿日期:2009-10-26作者简介:温建刚(1973-),男,山西祁县人,高级工程师,1996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运输支护机械研究所从事煤矿运输机械的研究和设计工作。105装备技术煤炭工程2010年第1期式中q———单位长度运送物料质量,Q———输送量,取1000t/h;v———带速,取3115m/s。方法建立。中间架材料为Q345,将其材料属性输入系统。kg/m;图2单元架结构图3中间架有限元模型2)中间架静载受力为:F=(nLq+nW)g式中F———中间架静载荷,N;n———单元架数;L———单元架长度,m;W———单元架质量,kg。2)网格划分。采用横梁单元对中间架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最大限度减小单元数量过多造成的冗余自由度。3)运行算例。模型经网格划分后进行后处理计算,得到机架的应力和位移图解(如图4所示),并据此进行比较,得到最合理的截面设计形式。412截面形式优选在整体桁架结构固定的情况下,上下主梁矩形钢管按横置和竖置布置可将中间架截面分为四种形式,以80mm×60mm×7mm的矩形钢管为例,排列方式如图5(a,b,c,d)所示。中间架受相同外力作用时,截面尺寸相同而截面形式不同时,中间架内应力也不同,因此首先应选取合理的截面形式。根据前述有限元分析方法,在载荷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对这四种截面形式的中间架进行有限元分析。经分析计算得出4种截面形式的最大应力与位移数值,如表2所示。(2)根据设计要求n=9,L=3125m,W单元架质量根据不同矩形钢管模型计算得出。依据上述计算公式,可计算出机架静载受力情况,考虑115倍的动载系数,可得出中间架的动载受力。依据设计经验,选择以下几种重量递减的矩形钢管作比较计算,如表1所示。表1中间架的静载受力及动载受力矩形钢管/mm×mm×mm单元架质量/kg中间架重/kg静载受力/N动载受力/N10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