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镇江城乡经济衰退的腹地因素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镇江城乡经济衰退的腹地因素分析

中 民国镇江城乡经济衰退的腹地因素分析 郑 忠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 民国以来,镇江城乡经济衰落,究其因,港口腹地的缩小以及腹地农村经济的衰退,是其城乡经济缺乏推 动力的重要因素。 这一变动中,铁路交通运输对镇江枢纽地位的改变是导致镇江腹地缩小及城乡经济衰退更深层次的 原因,镇江城市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逐渐消弱。 【关键词】 城乡经济; 镇江; 经济腹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S-09;K03 A 1000-4459(2008)03-0076-08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s in Zhenjiang Economic Hinterland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ZHENG Zhong (SocialDevelopmentInstitute,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97) Abstract : Key words: “一座大城市的最重要、最天然的基础,就是附近农村地带要人口稠密、劳动力充沛,这就为粮食 1 给养、工业制造和对外贸易提供物质资源。” 这是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论及近代上海优越的地理位 置时所引用的一段话。其中所隐含的寓意就是上海所以能够从一个原来属于工业前经济体系的小港 口,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经济发展的现代首要工商业城市,其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物资、人口的沟 2 通与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城市经济腹地 对于港口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 2008-01-28 作者简介 郑忠( ),男,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兼职 [ ] 1968- 副教授。 ① 吉本著《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 、 十一章。转引自罗兹·墨菲著《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页。 ②所谓“腹地”,这是一个与港口地理紧密联系的概念,任何一个港口的兴起和发展,除得利于先天的有利条件及外 界的促进因素,更与其经济腹地息息相关。腹地为港口货物进出提供物资来源和销售市场,港口则为腹地商品 吐纳提供输出入孔道。当然这一“腹地”概念还仅算为狭义的概念,广义的“腹地”则是指一般经济和文化中心城 市周围的毗邻地区,即围绕着中心城市,为中心城市提供资源和市场,并在经济发展中受中心城市辐射影响的地 域范围圈。腹地是港口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港口能否兴盛的关键。港口城市有无发展前途,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腹地幅员是否广阔,经济是否发达(展),交通是否便利,城乡联系是否紧密。 - 68 - 民国镇江城乡经济衰退的腹地因素分析 近年来,区域经济史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腹地经济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腹地农村经济的视角 探讨城市的发展。1一般都认为,经济城市经济腹地范围的大小,由于受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以及港口城市自身的吞吐能力及城市规模和综合经济辐射能力大小的影响,其范围常常处于动态变 化之中。相应作为对其施以辐射的中心城市而言,其区域中心地位也处在不断变动之中。民国镇江城 市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变动过程中改变着周边农村的农业经济,同时也改变着自身在长江三角洲区域 中的地位。 一、开埠以来镇江经济腹地的盈缩 自1861年镇江开埠,长江轮船航运业不断发展,对外贸易量不断增加,镇江港因此日益繁荣。原 来作为运河腹地物资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