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等数学几何1
目 录
几何部分(一)
专题一 初等几何研究 3
一、欧几里德《几何原本》 3
二、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模型 3
三、黎曼几何 6
四、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 7
五、笛卡尔《方法论》 9
六、中学中的解析几何 9
专题二 三角形的五心 12
一、三角形的重心及重心定理 12
二、三角形外心及外心定理 14
三、三角形垂心及垂心定理 16
四、三角形内心及内心定理 18
五、三角形旁心及旁心定理 20
专题三 等腰三角形 23
专题四 直角三角形 31
一、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按使用的频率排列) 31
二、习题 34
专题五 圆 38
专题六 九点圆和拿破仑三角形 50
一、九点圆的历史背景 50
二、九点圆定理 50
三、拿破仑三角形的历史背景 51
四、拿破仑三角形的定义 51
五、拿破仑三角形的推广 53
专题七 正多边形 57
一、正多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57
二、正多边形的面积公式 59
三、正多边形的内角和 59
四、正多边形内一点到各顶点之和极值的问题 59
五、正多边形与外接圆 60
专题八 几何定值 63
一、线段长度为定值 63
二、线段的长度和、倒数和为定值. 64
三、线段长度的积为定值 65
四、线段长度的比为定值 66
五、角的度数为定值 66
六、面积为定值 67
专题九 几何最值定值及不等式 69
专题十 解析法解平面几何问题 73
专题十一 三角法解平面几何问题 81
专题十二 平面几何问题的复数或向量解法 84
一﹑常用的公式和结论 84
二﹑基本思想 84
三﹑实例 85
四﹑小结 89
专题十三 几何中的计数问题(组合几何) 90
一、数线段 90
二、数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 91
三、数角 93
四、几何作图与填充染色等问题 93
专题一 初等几何研究
初等几何研究的对象:图形的大小,形状,及位置关系
一、欧几里德《几何原本》
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曾经到亚历山大城教学,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温良敦厚的教育家,。他酷爱数学,深知柏拉图的一些几何原理。他非常详尽的搜集了当时所能知道的一切几何事实,按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关于逻辑推理的方法,整理成一门有着严密系统的理论,写成了数学史上早期的巨著---《几何原本》
第五公设:《几何原本》第一卷列有23个定义,5条公理,5条公设。(其中最后一条公设就是著名的平行公设,或者叫做第五公设。它引发了几何史上最著名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论”的讨论,并最终诞生了非欧几何。)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180°,则这两条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一定相交。第五公设又称平行公设,可以导出如下结论: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有且仅有一条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
由于证明第五公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人们逐渐怀疑证明的路子走的对不对?第五公设到底能不能证明?
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喀山大学教授罗巴切夫斯基在证明第五公设的过程中,他走了另一条路子。他提出了一个和欧式平行公理相矛盾的命题,用它来代替第五公设,然后与欧式几何的前四个公设结合成一个公理系统,展开一系列的推理。他认为如果这个系统为基础的推理中出现矛盾,就等于证明了第五公设。我们知道,这其实就是数学中的反证法。
但是,在他极为细致深入的推理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又一个在直觉上匪夷所思,但在逻辑上毫无矛盾的命题。最后,罗巴切夫斯基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第五公设不能被证明。
第二,在新的公理体系中展开的一连串推理,得到了一系列在逻辑上无矛盾的新的定理,并形成了新的理论。这个理论像欧式几何一样是完善的、严密的几何学 这种几何学被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简称罗氏几何。这是第一个被提出的非欧几何学。
二、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模型
1.在平面几何中,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证法一:过A点做BC的平行线,记为AD
∵AD∥BC
∴∠CAB+∠BAD+ACB=180°
∠DAB=∠ABC
∴∠ACB+∠ABC+∠CAB=180°
证法二:根据所学的内角和公式(n-2)×180°
证法三:∵∠ACD是△ABC的外角
∴∠ACD=∠BAC+∠B
∵∠ACD+∠ACB=180°
∴∠A+∠B+∠ACB=180°
证法四:∵∠FAB=∠ABC+∠ACB
∠ACD=∠BAC+∠ABC
∠EBC=∠BAC+∠ACB
∴∠FAB+∠ACD+∠EBC=2∠ABC+2∠ACB+2∠BAC
∵外角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业技能大赛-电池制造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知识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 走近苏东坡ppt.ppt VIP
- 第1课时 水果店 课件 2025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2024年客户服务管理员(三级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汇总).docx VIP
- 失落的一角(精美版绘本).ppt VIP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课件(共25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可能性(说课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ppt
- 计量器具、仪器日常使用点检表.xls VIP
- 食谱编制—食谱编制案例分析(食品营养与配餐课件).pptx VIP
- 2025上半年国内影视剧市场分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