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24-文字型材料解析型非选择题名师预测A-(学生版).docVIP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24-文字型材料解析型非选择题名师预测A-(学生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24-文字型材料解析型非选择题名师预测A-(学生版)

文字型材料解析型非选择题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三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材料四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史学界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1)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分)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产生中西差异的原因。 2、简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剿说玄理的虚芜之论,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他主张以“修已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 ——魏长宝《顾炎武与乾嘉学派》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材料五 李鸿章说:“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万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中国日弱,外人日骄,此岂一人一事之咎!过此以往,能自强者尽可能自立,若不自强则事不可知。”他希望“士大夫留心经世者皆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庶几学者众而有一二杰出,足以强国而赡军。” ——苑书义《李鸿章传》 (1)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清中叶、鸦片战争前后三个阶段的学术思想发展的特征(6分),它们在思想发展上面临的共同阻力是什么?(2分) (2)材料三中“新的学术追求”具体含义指什么?(2分)简述其背景。(6分) (3)梁启超曾总结清朝中期的学术发展,誉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据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对梁的观点进行评述。(6分) (4)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材料五,说明19世纪中期以来李鸿章的思想认识有哪些新发展?(6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最大影响是什么(4分) 材料三:“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岁之役,官为金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派办、京库、岁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与官,……立法颇为单便。” ——《明史·卷七十八》 材料四:“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摇役矣。” ——《清史稿·食货志》(卷一百二十一) 请问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几种赋税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一归纳该税制的四个特点。(4分) (3)与材料一所反映的税制相比,材料二反映的税制有哪些进步?(2分) 为何会出现这些变化?(2分) (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税制内容有何异同?(4分)其不同点说明了什么?(2分 4、自古以来,城市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政治性城市之特色,到西周已十分明显,西周所建立之城市,确立了今后两三千年中国城市的基本形态。《吴越春秋》中说:‘筑成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其[军事]防御性能十分明确。” ―――引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材料二 “其(西周城市)经济地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