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地区越冬期间红花檵木叶片生理变化
南京地区越冬期间红花檵木叶片生理变化
摘要:以圆叶青型、大叶红型和透骨红型等3种类型的红花檵木苗木为试材,在江苏南京地区秋末至深冬(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自然降温进程中,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秋末至深冬温度的降低,3种红花檵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都不断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仅在秋末冬初期间升高,至深冬开始下降;SOD活性在秋末冬初期间期急剧增强,至深冬呈现高位水平;POD活性则在秋末到深冬呈稳定增强的趋势。综合比较3种红花檵木在南京地区越冬自然降温过程中多项生理指标可知,3种红花檵木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透骨红型与大叶红型不如圆叶青型耐寒性好。 关键词:南京地区;红花檵木;叶片;生理特性;自然降温;耐寒性 中图分类号: Q945.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250-03 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se var. rubrum)别称红桎木、红檵木,为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檵木属檵木变种[1]。嫩枝被暗红色星状毛,叶互生,革质,卵形,全缘,嫩叶淡红色,越冬老叶暗红色;花4~8朵簇生于总状花梗上,呈顶生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花瓣4枚,淡紫红色,带状线形;蒴果木质,倒卵圆形;种子长卵形,黑色,光亮;花期4”5月,果期9”10月。红花檵木枝繁叶茂,树态多姿,木质柔韧,耐修剪蟠扎,多用于园林绿化和制作树桩盆景。 红花檵木作为常绿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备受重视,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对红花檵木的研究多集中于呈色机理、变色规律、繁育及在园林中的应用等方面,而对红花檵木抗寒性、抗逆性等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2]。低温胁迫不仅影响红花檵木的生长发育,也是其“北移”的主要限制因子。本试验通过对江苏南京地区红花檵木越冬期间生理变化进行研究,探明南京地区红花檵木对低温胁迫的生理适应性,为红花檵木越冬管理、扩大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2”2013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内进行,从候伯鑫命名的三大类型[3]中各选取1个类型作为参试品种,分别为圆叶青型、大叶红型、透骨红型。3种类型红花檵木选取生长健壮、长势相近的二年生植株各20株,种植于内径 30 cm、深25 cm的花盆中,栽培基质为园土 ∶ 基质 ∶ 有机肥 = 1 ∶ 1 ∶ 1,每盆1株,盆距100 cm,常规水肥管理。 1.2 试验方法 分别在2012年11月11日、11月27日、12月11日、12月24日以及2013年1月18日进行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叶片选择无病虫害的枝梢成熟功能叶(由枝顶往下数第3张至第5张叶片),重复3次。 1.2.1 测量方法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参照徐康等的方法[4-5];丙二醛含量的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6];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朱广廉等的方法[7],用20 mL提取液(丙酮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 ∶ 1)避光浸提24 h后测定440、645、663 nm的D值;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法[6];过氧化氢酶及超氧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分别采用愈创木酚法[8]和氮蓝四唑(NBT)法[9] 。 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测定均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选取新梢中部向阳面生长健康的功能叶,于07:00”17:00每 2 h 测量1次,用英国PP-System公司的CIRAS-1型光合测定系统采用开放式气路进行测定,每次测定5次重复,取日平均值。 1.2.2 数据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用SPSS数据处理系统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期的温度变化 秋末至深冬(2012年11月11日至2013年1月18日)的试验期间,南京地区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由秋末(2012年11月11日)的日平均气温16.8 ℃降到深冬(2013年1月18日)的6.9 ℃,该时期内日均气温如图1所示。 2.2 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2.2.1 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以叶片相对电导率表示植物在低温伤害下细胞质膜透性的变化, 是评价植物抗寒性较直观 的方法[10]。在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越高,表明细胞膜透性程度越高,组织所受的伤害越重。由图2可知,从秋末至深冬,随着气温的降低,3种红花檵木的叶片相对电导率都在不断升高,即气温越低,细胞膜的透性越大,说明低温对细胞膜造成的损伤越大。其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二外)小升初试卷附详细答案.pdf VIP
- 2025年黑龙江省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带解析附答案.docx
- 《真菌性鼻窦炎》课件:深入了解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ppt VIP
- 3.5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1起典型火灾案例及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2025年).ppt
- 禁毒预防教育主题班会.ppt VIP
-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共3页].doc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实验室准入教育)》章节测试含答案 .pdf
- 索尼彩监特丽珑trinitron_pvm14m2u维修电路图手册.pdf VIP
- 2024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最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