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为山-教育大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譬如为山-教育大集

論語選-譬如為山 孔子簡介----------------------取自維基百科網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子姓[1]孔氏,名丘,字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台灣、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中國哲學 古代哲學 姓名: 孔丘 出生: 前551年9月28日 逝世: 前479年 學派/流派: 儒學 主要領域: 倫理學、社會哲學 著名思想: 儒學 受影響於: 中國周代思想 施影響於: 幾乎所有後代東方哲學家 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彙編,又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由孔子門生及再傳弟子集錄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論語》是西漢末年張禹以《魯論》為主,結合《齊論》編成,共20篇,約1萬2千字。 課文講解 省略主語「為學」:(為學)譬如為山 修辭法:譬喻、排比、映襯 注釋: 為山:用土石堆一座山。 未成一簣:山沒有築成,只差一最後筐土而已。簣,盛土的竹筐、竹籠。 平地:填平窪地。平,動詞,填平。 往:前往,指去填平窪地 語譯:為學要用心、努力、堅持到底,就像堆一座山,即使只差最後一筐土,但自己就放棄了,那到底還是不成:又像填平窪地,只要用心、努力就會有進境,工夫是不會白費的。 主旨:強調為學要不斷努力,不可半途而廢。 情意教學: 孔子的話中,既有警惕,也有鼓勵。 持之以恆或半途而廢,其關鍵都操之在己。 問題討論:「譬如為山」一則,除了用來比喻為學之外,還可以用來比喻什麼事情,請舉實例說明。 參考解答: 做事:決定要做的事,必須用心做到完成,不可半途而廢。 承諾:對別人的承諾,須要守信,否則人格破產,不能立足。 學習技術:不論烹飪、糕點、美髮、汽修,或是商業經營、企業管理,都要深入學習,得其精髓才是。 材料 翰林國中國文第一冊 第七課:論語選 課本 譬如為山, 未成一簣, 止,吾止; 譬如平地, 進,吾往也。 (子罕篇) 活動一 哪些成語出自論語? 投影片(一) 評鑑(一) 成語學習單 一、填充題 學生如果每天閱報,便能從作品獲得啟示而,進而善於的人,表面上跟你十分親熱,其實往往別有用心。 政府近年來大力宣導、守望相助,希望能促進社會的和諧。 這本小說實在太好看了,讓我欲罷不能,只好一口氣看完。 班導師對學生們都非常有耐心,對於學生犯錯不體罰,鼓勵學生向善,正是孔子所言的,所以學生們都非常尊敬喜歡他。 光讀死書是沒有意義的,要能才是學習的真諦。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否則前功盡棄豈不可惜 你沒看到柳樹越高大,枝條越低垂嗎?學問越高的人,越應該。見賢思齊 巧言令色里仁為美欲罷不能 誨人不倦學以致用而廢不恥下問默而識之1 堅清野2慶竹難書3按圖驥4三人成5秦之好 6養家胡口( ) 7誨莫如深8禍起牆 9兔死悲10奉為圭 11剛毅木吶 ( ) 12暴虎河 13枯魚之14波詭雲譎 . 屈枕之1 壁2罄3索4虎5晉6餬 7諱8 蕭9狐10臬11訥 12馮14詭.肱孔子說: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道的,只有犧牲生命來成就仁道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 )。當老師舉出一個牆角,學生就應該獨立思考,融會貫通,而聯想類推到其三個牆角來,並且用其他三個牆角來反證老師舉出的一個角牆角。如果不這樣用心學習、不這樣運用思考,那麼,他老人家就沒有必要教他們了。意思就是說人要舉一反三。舉( )不以( )反,則不復也。學得知識時常去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怨恨,不就是君子嗎?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乎?孔子說:花言巧語,表面和善,這種人很少是有仁德的。成語「巧言令色」出於此。子日:,鮮矣仁!曾子(孔子的學生曾參)說: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為別人辦事有沒有盡心?與朋友交往守不守信用?老師教過的知識有沒有複習?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乎?與朋友交而不乎?傳不乎?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學習,三十歲時候能夠自立,四十歲的時候不再被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明白自己的本份,六十歲的時候聽到不中聽的話不會氣憤了,七十歲的時候能夠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做,卻從不逾越規矩。子曰:吾十有五而,三十而,四十而,五十而,六十而,七十而,不踰矩。 孔子說:讀書人如果有志於追求真理,卻以穿破衣服、吃劣質食物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