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花夏季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棉花夏季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作者:程静 刘云 秦胜玉 张宁
摘要总结了棉花夏季常见病害如棉蚜、红铃虫、棉铃虫、黄萎病的为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棉花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病虫害;症状;防治
棉花为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危害,造成品质下降,产量损失[1]。笔者就棉花夏季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1棉蚜
1.1为害症状
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2]。
1.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春两季铲除田边、地头杂草,早春对越冬寄主喷洒氧化乐果,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结合间苗、定苗、整枝打杈,把有虫苗、虫枝带至田外,集中烧毁。
(2)农药防治。10%吡虫啉50~60g拌棉种100kg;44%丙溴磷乳油1 500倍液、40%灭抗铃乳油1 200倍液、43%新百灵乳油(辛·氟氯氰乳油)1 500倍液、90%快灵可溶性粉剂3 5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必要时将上述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可提高防效,延缓抗药性。
2红铃虫
2.1为害症状
(1)蕾、花被害。从花蕾顶部蛀入,蛀孔为针尖状黑褐色,蕾外无虫粪。幼虫在蕾内吃花蕊,有的蕾内花蕊被吃空而脱落;有的不脱落,仍能开花,但花发育不良,部分花瓣粘连扭曲,不能张开。
(2)青铃被害。从基部蛀入,产生黑褐色蛀孔,不久蛀孔愈合,在铃壳内壁形成不规则的突起。较老青铃受害,壳内壁有幼虫钻蛀的虫道。幼虫侵入后蛀食棉籽。被害棉铃遇雨霉烂,被害铃室成为僵瓣。
(3)种籽被害。蛀食虫粪在棉籽内,种仁被吃掉,成为空壳,壳上有虫孔。
2.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可根据气候特点采取不同措施,如东北棉区,可利用低温条件,实行室外或冷库囤棉,以消灭越冬红铃虫。棉仓灭虫,可在贮花前用石灰或泥浆刷平面墙,填平缝隙,成虫羽化期喷80%敌敌畏乳油800~900倍液,隔3~4d喷1次。也可安置3W黑光灯诱杀成虫。尽量在5月前将需要榨油的棉籽榨完,以减少虫源。
(2)化学防治。低龄幼虫期,叶面喷雾好当先25g/L乳油750~900mL/hm2、2.5%溴氢菊酯7.5~15.0g/hm2、功夫菊酯15g/hm2,或西维因1∶250倍稀释液使用。
3棉铃虫
3.1为害症状
(1)2代(蕾铃期)为害症状。生长点被害,幼虫将顶心周围小叶芽为害成缺刻形或孔洞,有细虫粪,叶展开后呈畸形;生长点常被破坏,使棉茎顶部停止生长,从顶部以下几个叶腋处长出粗壮的徒长枝,上面基本不长花蕾,使整株棉花变成只长叶、杆不结果的光杆棉,俗称“公棉花”。顶部嫩叶被害被吃成许多小穿孔。蕾被害,幼虫藏在苞叶内蛀食幼蕾,蛀孔处有虫粪;被害蕾苞叶张开,很快脱落。花被害,花的雄蕊、花柱被吃掉;子房基部蛀入为害,被害花往往不结铃[3]。
(2)3、4代(铃期)为害症状。棉铃基部有蛀孔,孔口附近有虫粪,蛀食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部位成为僵瓣,蕾被害症状相同。
3.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利用杨树枝把、高压汞灯、性诱剂等,进行大面积诱蛾,可减少田间落卵30%~50%。种植玉米、高粱诱集带集中灭蛾,喷磷驱蛾都可减少田间卵量。
(2)生物防治。在1、2代卵盛期,可用Bt固体制剂7.5kg/hm2或含1亿个/mL孢子的Bt乳剂7.5L/hm2,加水450~600L/hm2喷洒,3~4d喷1次,连喷2~3次,防效可达80%。也可喷核多角体病毒药液450~600L/hm2,连喷2次效果较好。
(3)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棉铃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赤眼蜂寄生卵、齿唇姬蜂、侧沟茧蜂、绒茧蜂等捕食卵和幼虫,对控制棉铃虫有良好作用。
(4)化学防治法。25%溴氢菊酯1 000~1 500倍液,辛硫磷、敌敌畏1 000倍液,防治3代棉铃虫可选用40%辉丰1号乳油750mL/hm2、25%快杀灵900mL/hm2、5%氯氰菊酯与50%辛硫磷乳油混合喷洒或轮换使用。棉铃虫孵化后1~4d为防治适期,应及时防治。
4黄萎病
4.1 症状
由于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症状表现亦不同,划分为落叶型或称光杆型、枯斑型或掌状枯斑型和黄斑型等。常见为落叶型,该菌系致病力强,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