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病虫害防治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花苗期病虫害防治措施

棉花苗期病虫害防治措施  摘 要: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更是棉农的主要经济来源。棉花苗期的病虫害及其防治一直是困扰广大棉农的难题。笔者论述棉花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供广大棉农种值时参考。 关键词:棉花; 苗期; 病虫害;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 763.702.11 文献标志码 B Cotton Seedling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Lv Decun AbstractCotton is the main economy crop of our country, is the main economy origin of cotton grower. Cotto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control has been troubled by the problem of broad cotton grow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tton seedling diseases and pests control technique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when the value of broad cotton grower. KeywordsCotton; Seedling; Pest; Control technology 自出土至现蕾这段时间,称为棉花苗期,大约经历40~50 d。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统称为棉苗病,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是几种病害混发。 1棉花苗期常见病害 1.1立枯病 立枯病又叫黑根病,在棉苗出土后半个月时最容易发病。受害部位在棉苗靠近地面的茎基部,病斑由黄褐色变成黑褐色,并逐渐向下凹陷腐烂,由于茎的发病部位细缩,而使棉苗倒伏死。 1.2炭疽病 幼苗受害后,在茎基部出现红褐色梭形条斑,纵裂状,严重时病斑扩大呈褐色、变黑、腐烂,导致幼苗死亡。 1.3棉苗猝倒病 棉苗出土后,病菌先从幼嫩的细根侵入,幼苗迅速萎蔫倒伏,子叶也随着褪色。棉花苗期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带菌,棉花播种后至出土前若遭病菌侵害,就会导致烂种、烂芽,不能正常出土。出土后的棉苗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导致烂根、死苗,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成片枯死。 2棉花苗期常见虫害 棉花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地老虎等等。 2.1蚜虫 蚜虫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以刺吸口器刺入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受蚜虫侵害的棉花幼苗,叶片枯黄脱落,表面有蚜虫排泄的蜜露,还容易诱发霉菌滋生。蚜虫最适合的温度为25℃,最适合的湿度为55%~85%,多雨气候不利于蚜虫发生,大雨对蚜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时晴时雨、阴天、细雨对其发生有利。 2.2红蜘蛛 红蜘蛛在棉叶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失绿,出现黄斑、红斑或黄白斑,危害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脱落,棉株枯死。 2.3地老虎 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苗,地老虎的幼虫在土壤中活动,在棉籽发芽后,子叶未出土时可食空棉籽,留下种壳 幼虫还可危害刚出土的子叶,啃食叶肉,留下许多小孔大一些的幼虫咬断棉花嫩茎,将咬断的棉苗拖到洞口,一般每条幼虫可咬断4~7株棉苗,最多的可达10株以上,食量不断增加,严重造成棉花苗期缺苗断垄。 3棉花苗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棉花出苗之后,很多的病虫害就开始显现出来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苗期病虫害防治需要做哪些工作。 3.1及时间苗、定苗 棉花苗出齐以后,棉田里会变得拥挤,及时的间苗能改善田里的通风透光情况,而且结合间苗,将感染病害的幼苗和小苗弱苗一起清除出去,是减少病菌相互传染的有效方法,可以减少幼苗感染病害的机会,起到控制病害的作用。间苗要间早,定苗要定小。间苗一般在棉苗长出3~6片真叶时进行,拔除弱苗和病苗,能够保持棉田里面叶不搭叶是最好的。如果苗期因为病害的侵袭造成缺苗断垄,这时候可以采取补苗的方式,保证棉田里幼苗数量。 3.2中耕松土 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地温1~3℃,促进棉苗根系发育,使其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在耕地的时候,使用小铲松土,大垄小垄一齐松,尽量将靠近棉花根部的土壤耕的疏松。 3.3棉花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一般从第一次中耕以后开始,如果发现棉花发病率达到3%以上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药物防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喷药的方式,另一种是药剂灌根的方式。用于喷雾的形式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的主要药物有多菌灵、代森锰锌、杜邦克露等,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兑水,在田间喷雾施用。 药剂灌根的方式也非常适合防治苗期病害,因为棉花苗病大多发生在根部,所以采用药剂灌根的方式,可以是药液渗透到根部,药剂灌根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咯菌腈类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