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展开-中国社会学网.PDF

三个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展开-中国社会学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个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展开-中国社会学网

人文天地 三个“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展开 2016/04 开 放 时 代 三个“百年”: 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展开* ■潘家恩 温铁军 [内容提要]本文尝试回到历史脉络,在激进内部理解改良,在改良脉络中反思激进。通 过对中国乡村建设脉络背景的梳理及当代乡村建设十五年来的总结反思,以“乡村”为角 度讨论“百年激进”、“百年乡村破坏”与“百年乡村建设”的复杂关系,进而呈现乡村建设 内在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以及百年来不同阶段与形式之乡村建设的深 层共性。在此基础上,对百年来的三波乡村建设进行初步勾勒与比较分析。 [关键词]百年激进 百年乡村破坏 百年乡村建设 脉络 一、引言 作为一场知识分子参与并直接回应“三农”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社会实践,虽然进 入今日公众视野的民国乡村建设屈指可数,但据当年国民政府实业部调查,20世纪20年 代末30年代初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试验 区有1000多处(郑大华,2000:456)。80多年后的当下,当美国2001年对内遭遇IT泡沫 潘家恩: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PanJia’en,InstituteforAdvancedStudiesin 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ChongqingUniversity) 温铁军: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WenTiejun,InstituteofRuralReconstructionofChi⁃ na,SouthwestUniversity) *本文为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作为国家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与机 制研究”(编号:14ZDA064)、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晏阳初华西实 验区乡村自治与组织创新研究”(编号:106112015CDJSK47XK28)的阶段性成果。论 文初稿于2015年11月14—15日在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资料·视野·方 法: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多学科对话与思考”学术研讨会上宣读,感谢复旦大学张乐天 教授与中央党校王海光教授的评议。 □ 126 人文天地 三个“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展开 崩溃、对外遭遇“9·11”恐怖袭击无暇东顾而中国获得举世瞩目的高增长并重新成为世 界焦点之际(这与民国乡村建设时西方遭遇生产过剩大危机并且演化为世界战争可以 相比),当代乡村建设也于同期再次兴起并持续至今。 作为长期参与当代乡村建设的一线实践者,我们不满足于常见的革命史和现代化 两类分析框架,认为应该“跳出乡建看乡建”,打破历史与当代乡村建设实践在时空和叙 述上的割裂,以“百年”为单位重新梳理乡村建设的内外环境与基本脉络。通过回到历 史脉络,我们尝试指出: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上,除了百年耻辱和百年抗争外,同时伴随 着百年破坏与百年建设,它们在现实历史进程中发生着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并构成了 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张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涉及的三个“百年”(百年激进、百年乡村破坏、百年乡村建 设),非精确意义上的历史年代划分,而是宏观意义上对西潮冲击下中国近现代历史进 程的泛指,重点在于通过指出“激进、乡村破坏、乡村建设”之长期性与平行性,以建立三 者的内在逻辑与互动关联,强调不同阶段之乡村建设虽然存在或大或小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