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综合测度-地球科学进展.PDF

东北地区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综合测度-地球科学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地区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综合测度-地球科学进展

第32卷  第5期 地球科学进展 Vol.32  No.5 2017年5月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May,2017 韩增林,尚颜颜,郭建科,等.东北地区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综合测度[J].地球科学进展,2017,32(5):502-512,doi:10.11867/ j.issn.1001-8166. 2017.05.0502. [HanZenglin,ShangYanyan,GuoJianke,et al. Comprehensiveassessment of inlandspatial accessibility of theNortheast seaports[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17,32(5):502-512,doi:10.11867/ j.issn.1001-8166.2017.05.0502. ] 东北地区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综合测度∗ ∗ 韩增林,尚颜颜,郭建科 ,王绍博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为明确港口内陆空间可达程度,基于改进的重力模型及 GIS 网络分析技术对东北地区 2002年和2013年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进行综合测度。 结果显示:①大连港与营口港2 年的内陆 空间可达性均处于领军地位,营口港增长势头强劲并超越大连港,锦州港紧随大连港之后,丹东港 后来居上,盘锦港和葫芦岛港稍显落后,与传统测度指标下呈现的立体“n”型特征对比鲜明。 ②空间 上六大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沿哈大交通线延伸衰减,省会城市或资源型城市的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 出现“飞地”特征,各港口至辽西及蒙东地区可达性均有显著提高。 ③港—腹交通成本阻力促使港口 内陆空间可达性基本格局的形成,重要交通线和港—腹综合“质量”促进这一基本格局发生变化。 关  键  词: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重力模型;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P9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7)05-0502-11     东北沿海港口是东北地区客货流重要的出海 可达性的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社会 [8,9] 口,海运航线通达全球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担东 服务的区位评价 、新建交通设施对区域空间格 [1] [10~13] [14~16] 北地区75%的外贸物资运输 。 东北地区地处东 局的影响 及其所引起的地域空间效应 等 北亚核心区域,是国内理想的对东北亚、北美地区的 方面。 近年来也有学者将可达性应用在以港口和腹 客货集散地,是东北沿海港口的主要经济腹地。 近 地城市为对象的港口可达性研究中,研究模式是根 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 据港—腹性质确定港口可达性内涵,分析影响因素, [2,3] 战略不推断进,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增强 ,明确 选用或者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或模型进行可达性测 东北地区港口与内陆腹地通达程度对于港—腹货物 度。 港口可达性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是港口可达性 运输的畅通、港口及腹地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的转型 内涵界定和测度指标选取的关键。 港—腹交通成 升级,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加快实现意义重大。 本[17~19]及加入腹地城市经济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