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典型森林演替类型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及其对碳-CiteSeerX.PDF

南亚热带典型森林演替类型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及其对碳-CiteSeerX.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亚热带典型森林演替类型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及其对碳-CiteSeerX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 29 (4) 559~568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南亚热带典型森林演替类型粗死木质残体贮量 及其对碳循环的潜在影响 唐旭利1 ,2  周国逸1 ( ) ( )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 ) 摘  要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粗死木质残体 Coarse woody debris , CWD 不仅能够为其它生物提供生境 ,维持森林结 构 ,而且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CWD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元素 , 已经引起广 泛关注。然而 ,华南地区典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 CWD 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很少。该文报道了鼎湖山自 ( ) 林、 然保护区内典型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 CWD 的贮量及其特征 ,所选择的森林包括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 ,它们分别代表该气候区域内处于森林演替早期、中期和后期 3 个阶段的森林类 型。其中马尾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人工种植的马尾松纯林 , 由于长期受到包括收割松针、 CWD 和林下层植物等在内的人为活动的干扰 ,到 2003 年调查时马尾松林仍属于针叶林 ;而混交林样地自种植之后 就未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 , 自然过渡为针阔叶混交林类型。人为干扰对马尾松人工林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 ,马尾松林的生物量仅为针阔叶混交林生物量的 35 % 。组成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 CWD ( - 2) 的树种数量分别为7 、18 和29 ;马尾松林中几乎没有 CWD 存在 贮量仅为 0. 1 Mg C ·hm ,针阔叶混交林 CWD 的贮 量为 8. 7 Mg C ·hm - 2 ,季风常绿阔叶林 CWD 的贮量为 13. 2 Mg C ·hm - 2 ,分别占地上部分生物量的 9. 1 %和 11. 3 % ; 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只有将近 10 %的 CWD 以枯立的方式存在。该区域内CWD 的分解速率较快 ,在 区域碳循环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保留林地中的 CWD 是维持本区域森林生产力和森林可持续管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森林演替  碳贮量  人类干扰  亚热带森林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COARSE WOODY DEBRIS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