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合肥科技局
合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对策研究(摘要)
张士云
(安徽农业大学)
一、项目研究背景
国家科技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实施的皖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一带、五大产业、八园、四中心、百企百基地”,即在皖江城市带的合肥、芜湖、铜陵、安庆、马鞍山、池州、滁州和宣城等八市,围绕农产品加工、生物种业、现代农业装备、涉农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粮食等五大主导产业,建设合肥、芜湖、铜陵、安庆等四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马鞍山、池州、滁州和宣城等四个省级科技园区,建设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与公共服务中心、皖江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农产品物流与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等四大科技创新与公共服务体系,核心区聚集100家左右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建成100家左右的科技示范基地,打造农业自主创新高地和科技金融协同创新高地,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 “科技引领、三产融合、四化同步、产城互动”先进示范区。
根据《安徽省皖江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合肥市承担的任务建设 “一园、三大研究院”,即:合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四大科技创新与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皖江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院、皖江生物种业技术研究院、皖江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合肥市是皖江城市带八市中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任务最重的城市。围绕三大研究院建设,将开展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试验,为此,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配套支持政策的研究设计。
本课题正是基于以上背景,针对皖江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院、皖江生物种业技术研究院、皖江农产品加工研究院的建设的实际需要,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研发平台、中试平台、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与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实证分析及支持配套政策研究,为合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和支持配套政策设计依据。
本课题在调查、分析国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经验及国内“一城两区百园”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经验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皖江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院、皖江生物种业技术研究院、皖江农产品加工研究院等三大创新平台建设的建设总体思路、政产学研共建模式、运行机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分配机制研究,为合肥市出台相应支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本课题组骨干成员作为皖江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规划编制组主要人员,全程参与了《皖江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总体规划》及《皖江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参与了《安徽省合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安徽省合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的编制和讨论工作,参与了三个研究院建设方案编制,同时,本课题研究成果也为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科技创新扩散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一)技术创新理论
“创新”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阿洛伊斯·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的含义非常广泛,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定义。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下列五种情况:(1)开发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工艺;(3)开辟新的市场;(4)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5)创建新的组织形式。费里曼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化转化。缪尔森对技术创新进行系统分析: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性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程序,就是技术创新。我国学者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盈利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高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新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取新原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间新的组织,它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1.技术创新的特征
技术创新具有科技和经济两方面的特征:具体包括思维性、创造性、阶段性、应用性、周期性、风险性。
2.技术创新的分类
(1)按技术创新的内容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
(2)按技术创新的程度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技术体系的变革、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
(二)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Blaut曾经指出,技术创新扩散和技术创新相比,技术创新扩散更加重要。
1.技术创新扩散 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扩散就是大规模的模仿活动。目前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赋予技术创新扩散不同的定义。美国经济学家斯通曼(1989)、梅特卡夫、我国学者蔡希贤(1995)、傅家骥(1992)、武春友(1997)。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系统。
2.技术创新扩散特点。技术创新扩散具有势力性、系统性、溢出性、时序性的特点
(三)农业创新扩散动力机制
1.动力机制
政府推动力、技术诱导力和市场牵引力是技术创新扩散动力系统中最基本的三个动力要素。在政府策动的情况下,
由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协同而形成的三种动力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卡特中型履带式推土机.PPT
- 卡诺热机.PPT
- 卢东雪孙焱芫吕文英董海龙-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PDF
- 卫星遥感土地利用调查精度研究.PDF
- 卫生标准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项目建议书.DOC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宣化四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DOC
- 印地安人的生活方式.PPT
- 印度洋中的璀璨珍宝-ClubMed.PDF
- 印染废水污泥的资源化焚烧综合利用技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PDF
- 危险化学品安全许可张景伟-河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PPT
- 《过敏性紫癜儿童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对疾病治愈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基于生成式AI的初中语文教研团队教学评价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环保产业政策激励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教学与学生历史思维发展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光伏发电储能系统集成创新与电网稳定性提升报告.docx
-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02(重庆卷).pdf
-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自制净水装置的效能分析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餐饮促销活动方案都有哪些.pptx
- 2021-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解答题)6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