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12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 A.个人购买小汽车 B.个人购买游艇 C.个人购买住房 第12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 * 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 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中, 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 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净投资 第12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 * 宏观经济学,严格区分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不大。 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都是当年的投资支出,都构成对当年资本品市场的社会需求。 为使问题简单化,除非特别说明,都假定折旧为零,投资和净投资是同一个量。 投资 重置投资replacement =对磨损的补偿=折旧 净投资 =每年新增资本 = 投资 – 折旧(重置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初的资本存量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G】政府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第12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 * 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以避免重复计算。 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 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是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X-M】净出口 net exports 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 第12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 * 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 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 X=出口 M=进口 贸易顺差屡创新高。 一方面,顺差过大不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国际贸易磨擦增大。 另一方面,净出口增大使GDP增速居高不下。但外需波动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 经常帐户差额 贷 方 借 方 2003 459 5196 4737 2002 354 3875 3521 2001 174 3179 3005 1997 297 2159 1862 1996 72 1814 1741 1995 16 1543 1526 1994 77 1264 1188 1993 -119 922 1041 1992 64 856 792 国际收支概览表(亿美元) 支出法计算的中国GDP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 * 第12章 按当年价格计算(亿元) 年 份 GDP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 净 出 口 投资率 (%) 消费率 (%) 1980 4551.3 2976.1 1590.0 -14.8 34.9 65.4 1984 7164.4 4694.5 2468.6 1.3 34.5 65.5 1989 16466.0 10556.5 6095.0 -185.5 37.0 64.1 1990 18319.5 11365.2 6444.0 510.3 35.2 62.0 1992 25863.7 15952.1 9636.0 275.6 37.3 61.7 1997 74894.2 43579.4 28457.6 2857.2 38.0 58.2 1998 79003.3 46405.9 29545.9 3051.5 37.4 58.7 2001 98592.9 58927.4 37460.8 2204.7 38.0 59.8 2002 107897.6 62798.5 42304.9 2794.2 39.2 58.2 2003 121511.4 67442.5 51382.7 2686.2 42.3 55.5 2.收入法 income approach 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 W+i+R+E 第12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 * 收入代表供给,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 =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 +折旧 +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 3块:(1)要素报酬收入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3)厂商收入 产品最终价值:除要素收入外,还有折旧、间接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等收入 (1)生产要素报酬收入 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 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 第12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 *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