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作者:包爱霞 兰建军 纪国胜 谢友祥 叶旺发
摘要近年来,浙南茶园病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致使茶园病害危害逐年加重,对其主要病害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浙南茶园;病害;种类;发生规律
科学防治茶树病害是保证茶叶优质、高产和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浙南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年数的增加,无性系良种比例提高,施肥水平高、大田种植密度大及气候条件的变化,茶园病害种类和发生规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致使茶园病害危害逐年加重。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降低病害危害,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笔者对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1炭疽病
1.1症状
先从叶缘或叶尖产生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后沿叶脉扩大呈不规则形病斑,红褐色,后期变灰白色,病健分界明显。病斑正面密生许多黑色细小突起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上无轮纹。发病重的茶园,可引起大量落叶。
1.2发生规律
茶炭疽病是由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5—6月雨天形成分生孢子,并借雨水传播,从嫩叶背面茸毛处侵入叶片,8~14 d后形成小病斑,15~30 d发展成大病斑,此时嫩叶已充分展开。由于炭疽病潜育期长,病菌在嫩叶期侵入,但在成叶期才出现病斑。在高温和有雨水条件下,形成孢子,可以不断进行重复侵染。全年以5—6月梅雨期和8—10月秋雨期发生最重,尤其以秋季发生最多。一般偏施氮肥或缺少钾肥的茶园、幼龄茶园及台刈茶园发生较多。品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一般大叶品种茶树抗病力强,而龙井43等品种易受感染[1]。
2茶轮斑病
2.1症状
主要危害成、老叶。病斑初为黄褐色小斑,扩展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后期中央为灰白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并产生浓黑色小粒点。嫩梢发病变黑枯死,向下扩展引起枯枝。
2.2发生规律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盘多毛孢属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在适温高湿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从叶片伤口或表皮侵入,经7~14 d,新病斑形成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溅滴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条件适于发病,浙南以夏秋茶发生较重。排水不良、扦插苗圃或密植园湿度大时发病重。强采、机采、修剪、日灼及虫害严重的茶园,因伤口多,有利于病菌侵入,因而发病也重。
3茶煤烟病
3.1症状
发病初期在叶表面发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煤层斑,逐渐扩大,以致覆盖整片叶,后期在黑色烟煤上产生短刺毛状物,色泽深黑,煤层厚而疏松,严重时,茶园呈现一片暗黑色,影响茶树正常的光合作用,使芽叶生长受阻。
3.2发生规律
浙南全年以秋季发生较严重,与助类(长绵蚧、角蜡蚧、红蜡蚧等)、黑刺粉虱、蚜虫的发生密切相关。其病菌以菌丝体、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年孢子随风雨飞散到上述害虫的分泌物上,从中摄取养料进行扩展,营腐生生活,并通过上述害虫进行传播。其病菌主要危害叶片表面,不深入组织内部,在低温潮湿的条件下易于发生[2]。
4茶赤叶斑病
4.1症状
发病初期主要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形成淡绿小斑,逐步扩大形成不规则形的赤褐色大病斑,可蔓延至半张叶或全叶,病斑颜色较均匀一致,病斑边缘有一条褐色隆起线,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后期病部散生稍突起的黑色小粒点,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成叶和老叶大量枯焦,甚至脱落,导致树势衰弱而影响产量。
4.2发生规律
该病属高温高湿性病害,特别在高温条件下易于发生,浙南4—5月为始发期,6—7月为盛发期,幼龄茶园和台刈茶园在夏季供水不足时易受热害,叶片出现枯焦,成为该病侵染的部位。
5茶云纹叶枯病
5.1症状
又名叶枯病,主要危害成、老叶。感病初期在叶尖、叶缘产生黄褐色小斑,水渍状,扩展后病部变褐,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健交界部呈黑褐色线纹。中央为褐色或灰白色相间的云纹状斑,有时病部云纹不明显,为灰白色枯焦状。后期病斑正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质脆,易落。严重时叶片呈灰枯状,极易脱落。幼苗受害全株枯死,对树势、生长影响极大[3]。
5.2发生规律
病原是一种子囊菌亚门球座菌属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子囊腔在病叶或落叶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健叶表皮或伤口侵入,5~18 d形成新病斑。以后可不断地进行再侵染。该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浙南以5—6月、9—10月发生最盛。树势衰弱,园地管理粗放,采摘过度、螨类为害重、遭冻害、日灼及台刈后茶园均易发病。
6 茶芽枯病
6.1症状
主要危害春茶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公开招聘22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兽医毒理学完整版本.doc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 55032-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基孔肯雅热防控科普讲座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