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稻1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淮稻1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阐述了淮稻13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在大中农场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淮稻13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淮稻13号原名淮986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由淮6222(泗阳83486/中国91∥连粳1号)系统选育,于2004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907。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2009年在大中农场种植,产量表现突出,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淮稻13号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较强;江苏省区试:有效穗数288万穗/hm2,每穗实粒数120.0粒,结实率87.9%,千粒重28.5 g。株高105 cm左右,全生育期154 d左右,较武育粳3号迟熟1 d。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感穗颈瘟,高感纹枯病;2006—2008年田间种植鉴定条纹叶枯病最高穴发病率20.7%(感病对照3年平均穴发病率69.6%)。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6年检测,整精米率73.3%,垩白粒率12.0%,垩白度1.3%,胶稠度82.0 mm,直链淀粉含量17.5%,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1]。2006—200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9 183 kg/hm2,2006年较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2.1%,2007年较对照扬辐粳8号增产9.7%,2年增产均极显著;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205.5 kg/hm2,较对照扬辐粳8号增产5.4%。
2栽培技术
2.1培育壮秧
晒种2~3 d,用比重1.08的盐水进行选种,每盘控制在3 500苗左右,落谷量120~130 g/盘,用16%恶线清1∶(400~600)药液浸种48~72 h。精制苗床,干整机开沟,抓住有利天气早开沟,利用雨后验平,挑高补低,确保秧池格内高差≤2 cm,秧池沟系要深,确保排水通畅,利于秧苗旱育,提高抗逆性[2]。坚持半旱控水,促进长根;对营养土培肥不足的适当补施肥料,做好秧田期病虫防治。超龄秧将导致大田有效分蘖叶位减少,加速大小苗分化。严格控制秧龄在15~21 d。
2.2整地栽插
要提早泡田,合理控制水层,提高灭茬旋田效果。大型机械平耱后结合化除淀足时间,提高化除封闭效果,防止插深不发棵。当秧苗2.5~3.5叶、苗高12~15 cm,要抢时机插;不栽超龄秧[3]。运秧过程中减少秧苗损伤,准备地膜,用于雨前秧块挡雨防水,防止秧块过湿变形。根据品种特点,争取330万穗/hm2,栽插97.5万根/hm2,并及时补秧。
2.3肥水运筹
全生育期施尿素600 kg/hm2、一铵225 kg/hm2。基肥在大田耱好后机械抛下,用尿素112.5 kg/hm2、一铵150 kg/hm2左右。结合土壤化除封闭保水,防窜水和肥水流失,大雨前开好平水缺防倒缺。第1次分蘖肥施尿素112.5 kg/hm2,在插后7 d左右、缓苗期第1次晒田复水前追施,施后复水,使肥料随水入土,提高肥效。第2次分蘖肥施尿素150 kg/hm2,在插后14~15 d,第2次晒田复水前追施,施肥水层≤3 cm。基部第1节间刚开始伸长2 mm左右,为倒四叶期,必须立即追施促花肥,一般用一铵75 kg/hm2、尿素112.5 kg/hm2,对叶色落黄早、生长量小的群体要提早到倒5叶施,并适当增加用量,并于倒4叶再用1次穗肥,早施促花肥利于保蘖增穗[4];保花肥施尿素75~90 kg/hm2,减少颖花退化。注意适当提早追施,提高稻米品质,防止后期低温冷害。坚持有水插秧,过水保苗,晒田促根,分次轻搁,间隙灌溉。重点是抓好插后15 d左右的水浆管理,提高秧苗成秧率,促进早发棵。
2.4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做好病虫草综合防治。在用好出嫁药防治1代灰飞虱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稻蓟马危害形成僵苗,水稻中期要密切注意白背飞虱、大螟发生情况,根据近几年病虫发生特点,尤其要重视五(3)代和六(4)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水稻生长后期要关注褐飞虱的发生情况,一旦达到防治标准立即用药防治。对感稻瘟病的品种,后期一定要加强穗颈瘟和枝梗瘟防治,其他病虫按照病虫情报做好防治。杂草采用“一封二杀”的方法;用30%丙草胺900 mL/hm2+10%吡嘧磺隆270 g/hm2封闭;插后15~20 d,用2.5%稻杰油悬浮剂750~1 050 mL/hm2;7月底至8月初,用10%国产千金乳油1.35~2.10 L/hm2排干水喷药,隔天复水,并保水5~7 d。对中后期有双子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docx VIP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宝典(完整版).pdf VIP
- 《特发性脊柱侧弯》课件 .ppt VIP
- 多层框架结构的鞭梢效应分析.doc VIP
- 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 S600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3年数控铣加工中心操作工技师理论含答案.pdf VIP
- 民用航空航空器适航性及相关法规知识测试试卷.docx
- 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x
- 酒店弱电维保方案报价.doc VIP
- IEC_TS_62607-6-1-2020 纳米制造 关键控制特性.第6-1部分:石墨烯基材料.体积电阻率:四探针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