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诊断及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蓝耳病诊断及防治

猪蓝耳病诊断及防治  摘 要:动物防疫工作与每个消费者、经营者、生产者乃至政府息息相关。  毕业论文 关键词:猪蓝耳病; 诊断; 病原; 防治 作者简介:杜小兵(1979-),助理畜牧兽医师,从事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收稿日期:2012-4-15 摘 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S 858.28 文献标志码 B Du Xiaobing Keywords 蓝耳病是猪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对养猪业危害较大,蓝耳病的疫情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是因生猪存栏量的减少而导致肉价大幅度上升,其他副食品也随之涨价,使得消费者负担越来越沉重。由此可见,动物防疫工作与每个消费者、经营者、生产者乃至政府都息息相关。虽然动物疫情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很难做到准确预见,但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可为以后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开展提供思路。 1病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该病毒有囊膜,呈二十面体对称,对乙醚和氯仿敏感。病毒在-70 ℃可保存18个月;4 ℃保存30 d;37 ℃保存48 h;56 ℃保存45 min,56 ℃以上完全失去感染力。对酸碱度依赖性强,在pH 6.5~7.5相对稳定,高于或低于5.0时,感染力很快消失。 2流行病学  该病只感染猪,各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肥育猪发病温和。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后的母猪可明显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和不断向外排毒,科学研究表明感染猪在临诊症状消失8周后仍可向外排毒。该病传播迅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如同圈饲养、频繁调运、高度集中饲养更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该病也可垂直传播。公猪感染后3~27 d和43 d所采集的精液中均能分离到病毒。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进该病的流行。 3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系统疾病三大症状。  根据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不同,临床症状不尽相同。经产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少数母猪(1%~5%)耳朵、乳头、外阴、腹部、尾部发绀,以耳尖最为常见。出现这些症状后,大量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早产母猪分娩不顺、少奶或无奶,有的母猪出现肢体麻痹性神经临诊症状。  仔猪特别是2~28日龄吃奶仔猪,感染后临诊症状很明显,死亡率很高,可达80%以上。临床症状与日龄有关,早产的仔猪出生时或数天内死亡。大多数出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有的仔猪耳部发紫和躯体末端皮肤发绀。  育成猪双眼肿胀,发生结膜炎和腹泻,并出现肺炎。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喷嚏、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和运动障碍、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射精量少等症状。 4综合防治措施  对于传染性比较严重的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疫苗进行科学免疫。 4.1猪蓝耳病发生地域的综合防疫措施 1)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养猪场(户)要及时通过深埋、焚烧等无害化方法处理死胎、死猪,严格控制病猪的流动,防止疫情扩散蔓延。2)开展紧急免疫工作。猪蓝耳病疫情中常同时伴有猪瘟发生,有蓝耳病存在的地方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下降。因此,要加强猪瘟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户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要保证质量,可适当增加剂量,注意接种消毒,防止免疫失败或人为传播。3)积极做好对症治疗。目前猪蓝耳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采用下列方法减少损失。母猪分娩前20 d连用数天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等抗炎性药物,以减少流产。母猪分娩前后各7 d喂服氟甲砜霉素或支原净十金霉素,以减少细菌性继发感染。对发病母猪,应推迟发情期配种,对初生仔猪可补给电解质、葡萄糖,对仔猪断奶前后、转群等,及时淘汰、无害化处理无治疗价值的病仔猪。对年龄较大的发病猪,可用安乃近和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4)加强养猪场(户)的饲养管理。加强环境消毒,实行带猪体消毒,保持饲养用具的清洁,减小饲养密度。经过通风、降温,以改善猪舍环境。调整日粮,对病猪饲喂高能量饲料、青绿饲料,提高维生素同时注意氨基酸平衡。 4.2猪蓝耳病未发地区的综合防疫措施   1)进行科学的疫苗免疫。用猪蓝耳病疫苗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2次,间隔3周,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2)种源的控制。严禁到猪蓝耳病区购买种猪或商品猪,规模饲养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3)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除并无害化处理猪的粪、尿。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每2周全场大消毒1次,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