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牧区包虫病防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南牧区包虫病防控

甘南牧区包虫病防控 文I李莉草 吴平顺(甘肃省迭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包虫病是一种对牧区牛羊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是世界上流行范围最广的国家之一。包虫病在青海、西藏、新疆、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及云南等牧区广为流行,其他省份亦有分布。我国大陆地区,除海南省之外的所有省份都有人包虫病的病例报告。随着宠物犬的增多,城镇居民也有可能成为人包虫病的新发病群体。 做好包虫病防控工作是保障疫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文章阐述了包虫病防控的最新动态及危害,从科普的角度介绍了包虫病的病原、生活史及防控措施。 一、包虫病的概念 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棘球绦虫)寄生在犬(狼、狐狸)的小肠中,引起犬科动物的棘球绦虫病。棘球蚴主要寄生在牛、羊、猪、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脏、肺脏等器官中。棘球蚴体积大、生长力强,可压迫周围组织萎缩:形成功能障碍,也易造成继发感染,包囊破裂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二、包虫病的危害 成虫寄生在狗的小肠中,一般对狗影响不大,当寄生数量多时可引起贫血、消瘦及拉稀。棘球蚴在牛、羊、猪及人的内脏形成包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据农业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在5000万头以上,每年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人感染包虫病手术后容易复发,多发病灶病人一生历经6~8次手术而不愈,对患者及亲属造成精神和贫困双重压力。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资料表明,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间病死率高达94%。因此包虫病也被称为人类第二癌症(虫癌)。 三、病原学特征 狗小肠中的棘球绦虫,成虫虫体在5毫米以下,像细线头一样,只有用放大镜才能勉强看清。虫体呈带状、扁平,分为4~5个节片,包括头节、颈节体节、成熟体节和孕卵体节。棘球蚴为包囊状结构,内充透明液体,大小由豌豆到核桃不等,还有的体积如西瓜。囊内含原头蚴和胶状物,每个发育良好的囊内含有多达200万个原头蚴。原则上,每个原头蚴在狗小肠内可以发育成为一个成虫。我国范围内存在的棘球绦虫有三种: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绦虫。 1.细粒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为囊型棘球蚴或囊型包虫,主要寄生在牛羊及人体内,引起的疾病为囊型包虫病。 2.多房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为泡状棘球蚴,主要寄生在鼠类的体内,也可寄生在人类的肝脏。引起的疾病为泡型包虫病。泡型包虫病和囊型包虫病不同,泡状棘球蚴由许多小囊泡组成,小囊泡可以相互连成网状,像癌细胞一样不断地向周围扩散生长,长出新的囊泡。所以,泡型包虫病又称寄生虫癌症。但泡型包虫病的发病和流行远低于囊型包虫病,仅占10%。 3.石渠绦虫。这是2005年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发现的一个新种。目前仅在藏狐体内发现,其幼虫仅在高原鼠兔体内发现。还没有发现牛羊及人体病例。 四、生活史 寄生在狗小肠中的棘球绦虫孕卵体节里,有成百个虫卵。孕卵体节可以不断地脱落,随着粪便排出后放出虫卵。成熟体节可以继续发育成孕卵体节,棘球绦虫就这样反复不断地在狗的肠道中生长发育。有些狗的肠道中会寄生成千上万个棘球绦虫。这些狗会不断地向周围环境排放虫卵,污染土壤、饲料、牧草和饮水。牛、羊、猪和人误食虫卵后,虫卵在小肠内受到消化液胆汁和消化酶的刺激,虫卵中的胚胎变成六钩蚴,穿透肠壁进入血管,随血流首先来到肝脏,大部分六钩蚴被阻留在这里,另一部分随血流继续前进,在肺脏定居。大约需6~ 12个月可以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在人体内生长可延续10~ 13年。终末宿主狗、狼吞食动物内脏中的成熟棘球蚴后,原头蚴会在其小肠中发育成为成虫。 五、防控 近些年来,包虫病防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和成绩,但仍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2014年,新华社记者针对青海、四川等省包虫病感染危害严重的情况撰写了相关文章,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和巨大反响。2015年5月,全国政协组织了两个调研组开展了西部包虫病专题调研。2015年6月4日,俞正声主持召开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专题研究加强西部农牧区包虫病防治工作。2015年8月22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西部包虫病防控工作。中央财政给西部地区兽医部门拨付5.67亿元应急资金,开展包虫病源头防治工作。201 6年5月7日,全国包虫病防控技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行,掀起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畜间包虫病防控工作。2016年,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联合北京中农华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历经10年研制的犬包虫病防治驱虫专用药吡喹酮咀嚼片已投入生产推广应用。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已投入使用,该公司是全世界惟一一家生产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企业。 1.包虫病的传播源头是犬,整个疾病通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