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competency的定义.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mpetency的定义

Competency的定義 大華技術學院 國貿系 李右婷 吳偉文 2003.9.25 一、 Competency的基本概念 McClelland(1973)--1970年代開始研究的Competency 職務上高績效者的行動特性 高績效者係指穩定、經常維持高績效的人而言。 在美國最具代表性的Competency定義,即是與卓越的職務績效有密切關係而且持續的個人特徵。 HayGroup的McBer顧問公司認為Competency是:為求產生高績效,透過行動而穩定地發揮之外顯化的能力。 Mercer顧問公司則認為是:在組織內的特定職務上,達成高績效之現職者的特性。 圖1-2-3 Spencer的冰山模型 Spencer and Spencer(1993)的定義 Competency係由動機(Motive)、特性(Trait)、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內隱部分和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的外顯部分所組成(如圖1-2-3所示)。其中,技能(Skill)和知識(Knowledge),是比較容易發展的部分;而特性(Trait)和動機(Motive),則是比較不容易發展的部分。 圖1-2-4 個性、行為與績效 意圖(Intent)誘發行動(Action)而產生結果(Outcome)之流程的觀點,將技能(Skill)、知識(Knowledge)、自我概念(Self-Concept)、特性(Trait)、動機(Motive) 之間的關聯,予以區別或劃分,則如圖1-2-4所示,亦即:知識、自我概念、特性、動機所形成的個人特質(Personal Characteristics),會左右行為(Behavior)的傾向,而技能(Skill)可以促進行為的具體化與有效性,直接影響職務績效(Job Performance)的高低。 圖1-2-5 冰山與軟性技能 大滝(1996) (1)Competency是高績效者的「軟性技能」,根據新近的研究指出,左右績效高低的重要因素,來自於軟性技能的部份; (2)冰山的最上部是知識和技術,其次是「硬性技能」(Know-how的技能),接著是部份沈在海面下的「軟性技能」(思想、價值觀、習性、自我印象、行動特徵、信念),而最下部則是人格或性格; (3)冰山在海面上的部份,是為後天的部份,而在海面下的部份,是為先天的部份。知識、技術和硬性技能,是屬於可經由後天的學習而得; (4)在教育訓練方面,將由傳統以知識、技術和「硬性技能」為主,而轉變為將焦點放在「軟性技能」之上。易言之,對於職務的初級者,是以知識、技術和「硬性技能」為主的教育訓練,而對於一定程度的進階者,則必須施以「軟性技能」的教育訓練,方能奏效。 圖1-2-6 Competency與 達成行動 本寺(2000) 在Competency模型中,將Competency分為:(1)行動樣式、(2)技能、(3)知識、(4)動機、(5)個性之五大類別,如圖1-2-6所示。 並且強調:行動樣式、技能、知識是比較可以客觀掌握的部分,至於最難以客觀判斷、以及不容易矯正的是個性,其中,職務適性的偵查,是招募與遴選的重點工作。 二、 Competency與    能力(Ability) Competency在台灣被譯成是: 「才能」、「知能」、「優能」、「適能」、「職能」,並未統一界定; 台灣是以「職能」,較為常見。然而, 中國大陸方面,有人稱為是「素能」 日本方面,大多是以「コンピテンシー」為主。 Schermerhorn et al.,(1988) 技能(Skill)是構成Competency的要素。 1. 狹義的能力: (1)身體的能力: ?體力、?感覺能力、?運動能力; (2)精神的能力: ?先天的智能(分析力、概念思考力、演譯力、歸納力、計算力、記憶力、獨創力、規劃力、企劃力等)、 ?後天學習的知識、技能、態度(積極性、勤勉、責任感等); 2. 廣義的能力: (1)氣質: (分裂型(內向的、保守的、表裏不協調、既頓感又敏感)、 (躁鬱型(外向的、活潑的、喜出風頭)、 (癲癇型(固執的、專注的、追根究底); (2)性格:協調性、忍耐性、社交性等; (3)自我概念:信念、價值觀、自信、自我印象等; (4)先天的智能:分析力、概念思考力、演譯力、歸納力、計算力、記憶力、獨創力、規劃力、企劃力等; (5)知識、技能、態度:後天學習的部分(積極性、勤勉、責任感等); (6)實踐能力: 問題解決能力、決策能力、果斷力、領導力、溝通能力、交涉能力、實行力等。 圖1-2-7 Competency與 能力地圖 根本(1998) 以水平軸(個人的-組織的)與垂直軸(外顯的-內隱的)所構成的能力地圖中,組織的外顯能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