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管理一班 段明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中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0个朝代在西安建都。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杜牧 盛世长安烟飞去 灞河杨柳泪成行 秦砖汉瓦念始皇 君不见,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君不见,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君不见,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君不见,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安阳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被定为都城。当时,商代的第20代国王盘庚把国都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直延续到商代末年,历时273年。宋代以后,这里不断发现殷代文化和建筑遗存,特别是解放后,经几次大的发掘,基本弄清了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人们把这些城市建筑遗迹称为殷墟。 洛阳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城市,历史上,曾经有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9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因此有“九朝故都”的称谓。 途次陕州 李隆基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 树古棠阴在,耕余让畔空。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 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古城,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期这里是蓟城;唐代叫幽州;辽代时期,这里建为南京城,也叫燕京,这是作为都城的开端;金朝叫中都;元朝叫大都;明清时期称北京。?北京历史上还曾叫过涿郡、幽都、永安、宛平、燕山府、圣都、大兴、汗八里、北平、顺天府、京师等。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南岸,东边和南边有起伏的低山,把它环抱在一个盆地里。东边是秦淮河的谷地,北边是玄武湖,西边是石头山、马鞍山,东北部是钟山,形势非常险要,素有龙盘虎踞之称。它是古代的重要城市之一。三国时候的东吴和它以后的东晋、宋、齐、梁、陈等六个朝代都在这里建过都,所以又有六朝古都的称谓。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市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与西湖相互包容,成为一个整体。早在唐代,杭州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城湖相间的布局和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内一座别具一格的大都市。 ——北宋驸马 柴宗庆 开封又有梁苑、梁园、东京等别称。 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作为北宋王朝的都城达167年之久。当时的宋京极为繁盛,宫殿建筑很辉煌。可惜金人侵占开封时,宋皇宫建筑大部分被烧毁了。后来,又经过多次兵燹和黄河决堤,宏伟的宫室已荡然无存。在过去皇宫遗址上只留下了龙亭这座建筑物,而这座龙亭却是清代所建。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从地面到大殿有36丈高,代表36天罡;72级台阶,代表72地煞。台阶中间是雕有云龙图案的石阶。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壮观。 繁台春色 铁塔行云 梁园雪霁 相国霜钟 隋堤烟柳 汴水秋声 州桥明月 金池夜雨 铁塔峙城隅,川平愈觉孤。 登天盘内磴,落日影东湖。 风袅垂帘铎,云栖覆顶珠。 何年藏舍利,光彩射虚无。 古时候,开封城北角夷山上有一个井口大的泉眼,淌出来的水十分浑浊,又咸又涩。城里本来就地势低洼,加上污水横流,老百姓饱尝泥泞之扰、疫病之灾。 全城父老乡亲议定要堵死这口泉眼。 用石头填,磨盘大的石头扔进去就不见了踪影。 用沙袋堵,激流把沙袋冲得千疮百孔。人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治理。 一天,一位商人来到夷山泉眼里打水,一个漩涡将水桶卷得无影无踪。不久他乘船外出经商,在大海上水手打捞起一只水桶,发现正是自己在夷山泉眼里丢失的那个。这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全城,人们恍然大悟,心情更加沉重,原来泉眼底下通着东洋大海,有海妖兴风作浪,怪不得这么厉害。 正当百姓愁眉苦脸一筹莫展时,一连几夜古城上空都响彻着“造塔!造塔……”的叫声。人们奔走相告:“只有造塔才能镇住海妖,咱们就在泉眼上造塔!”可是,那时人们只会造桥,不会造塔。 全城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能工巧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