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分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20129
《天津条约》内容 ①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②外国舰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③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④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⑤鸦片贸易合法化; ⑥给英法巨额赔款; 《北京条约》内容 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 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 *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 1. 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3.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呢?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1246 人均934.5便士 14600人 洪都拉斯 1 人均 0.75便士 3.6亿 中国 比 例 棉纺织品消费量 人口 国名 3.6亿 人均 0.75便士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0袭广州 1858占大沽口和天津,《天津条约》 1860再占天津,火烧圆明园 1860占北京, 10月签《北京条约》 1857占据广州 请思考:为什么八九十年代洋布会占领中国市场? 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单位:英镑 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水准(100%) 62.73 5.56 14.92 匹 斜纹布 73.19 5.56 20.74 匹 本色洋布 78.64 6.95 32.53 匹 二等白洋布 75.78 6.95 29.93 匹 头等白洋布 58.45 5.56 13.38 担 棉纱 77.02 5.56 24.19 担 棉花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的百分数 1843年的新税率 1843年前的旧税率 单位 货物 中国门户刚被打开时,由于自然经济抵制、农民贫困、洋货盲目输入、鸦片贸易白银大量外流等原因,导致人民购买力下降,洋货滞销。 19世纪中后期,列强凭借低关税等特权降低商品价格,最终导致外国商品占领了中国市场。 19世纪90年代,“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鸦片战争后,大量洋货涌入上海通商口岸。 (图为1891年上海码头外国船只卸货情景) 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业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仍以原始的工具摇纱的纺工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松江布、白皮布 松、太(松江、太仓地区)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包世臣《安吴四种》 外国秤广告 外国火油广告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赔款 割地 通商 关税 司法 从主权独立走向半殖半封 从封闭贸易到卷入世界市场 开眼看世界 学习新技术 “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当这种隔绝状态……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联想】1)清王朝封闭的状态是怎样打开的? 3)清王朝解体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其解体是全方位的吗? 2)这种“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产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不战不和不守 不死不降不走 “六不”总督叶名琛 “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该夷……虽系贪得无厌,而其意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已,尚非潜蓄异谋”。 【联想】透过两位清朝官员对时局的认识,我们能够看出他们怎样的心态?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 【联想】“当时的人”最有可能是什么人呢?他们因何会这样理解《南京条约》呢? “(魏源)说:‘圣人以天下为一家,四海皆兄弟,故怀柔远人,宾礼外国,是王者之大度’,而其‘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论……他所指的长技,首为船炮,应自设厂局,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