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总 论
在祖 国医学 中,外治疗法 内容丰富,源远流长 。远在两
千多年前的中医文献 《内经》中就有用桂心渍洒 以熨寒痹 的
记载 ;秦汉 以后 ,历代医家对外治疗法 的内容不断予 以继承
和发扬 。唐代孙思邈用寒水石散外扑治疗小儿壮热 ;宋代钱
乙用洗浴法治疗小儿发热;明代的李时珍在 《本草纲 目》中收
载 了不少 的外治法方剂 ;赵学敏在 《串雅外编》第二卷专 门
记述 了民间许 多外治经验 ;吴 尚先更把外治法整理成专著
《理瀹骈文》,内收外治诸法 多种 。其后 ,尚有陆晋笙的
《 溪外治方选》,邹 笙的 《外治孝世方》相继 问世 ,影
响 日增 。近年来 ,各地运用外治法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报道
日见增多,疗效卓著 。总括外治诸法 ,主要有药物外治、推
拿 、耳穴贴压、拔罐等多种方法 。现将笔者蒐集的外治诸法
简介如下。
一 药物外治疗法
药物外治疗法是把药物应用于小儿体表 ,借药物 的性
能,或于药物上加热,使药性从皮肤表部或循经络传导而发
挥作用 ,以达到治疗 目的。其常用于小儿 的有下列几种方
法。
熏 洗 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中药 的药液及蒸气熏洗患儿体表 的一种
治法 。如麻疹发疹初期为了透疹 ,用浮萍、芫荽、西河柳煎
水后 ,加黄酒擦洗头部和四肢 ;又如 肾病水肿 ,可用河 白草
煎汤熏洗患儿躯体 ;治疗荨麻疹 ,可用香樟木汤揩洗 ;婴儿
湿疹可用花椒煎水熏洗等。
涂 敷 法
这种方法是用新鲜的中草药捣烂 ,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
或醋调匀后 ,涂敷于患儿体表的一种方法 。如用鲜马齿苋、
鲜乌蔹梅 、鲜芙蓉叶、鲜丝瓜叶等任选一种 ,捣烂外敷腮部
以治疗痄腮 ;又如用鸡蛋清加米粉 克调匀,涂于小儿 胃部
及两手心,再用酒 曲 余枚 ,研烂 ,以热酒调成糊状 ,作成
两个小饼 ,敷于两足心 ,治疗五心烦热;再如用 白芥子粉 ,
加等量面粉 ,以温水调成糊状 ,用纱布包好敷于背部 ,适用
于肺炎喘嗽后期湿啰音不吸收者 。
罨 包 法
此种方法是用药品置于局部肌肤 ,并加 以包扎的一种外
治法 。分为干湿两种 :将含水分较多的剂型,覆盖于患处,
作冷热罨为湿罨法 。如用大蒜头适量 ,捣烂包扎于脚心和脐
部 ,以治慢性泄泻 ;用 山梔子末 、桃仁泥、面粉 、鸡蛋清调
匀,罨包于足心,以治急惊风壮热不退 ;又如用银花 克,
煎水,加入芒硝 克 ,以纱布作湿敷于疖肿处 ,可清热消
肿 ,用治痈疖 ;用五倍子粉加醋调 罨 包 脐 内, 以治 盗 汗
等 。将不含水分的药物覆盖于患处为干罨 法 。如用皮硝方布
对角卷包缠腰敷扎于脐部 ,以治小儿 积滞大便不通 。
热 熨 法
这种方法是将药物炒热后 ,用布包裹热熨肌表的一种外
治法 。如用炒热的食盐熨胸腹部 ,从上熨下,反复多次,可
治疗胸腹满痛 ;用吴茱萸炒热 ,布包熨腹部 ,以治风寒腹
痛 ;又如用生葱、食盐炒热,熨脐周围及少腹 ,以治尿 闭;
用黄豆炒热,熨背部 ,治小儿久咳不止等。
5 敷贴 法
敷贴法是用药物制成软膏、药饼 、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
上 ,敷贴于局部 的一种外治法 。如用丁香 、肉桂等药物粉
末 ,撒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 ,以治泄泻 ;又如用葱 白、生
姜捣烂煮熟,作成饼状 ,贴于 囟门上 ,以治伤风、鼻塞或发
搐 ;再如在夏季三伏天,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 、细辛研
末 ,以生姜汁调成药饼 ,中心放少许丁香末 ,敷于肺俞、膏
肓、百劳穴上,治疗哮喘等。
擦 拭 法
擦拭疗法是用药液或药末擦拭局部的一种外治法 。此法
常用于 口腔疾 患 。如新生儿用薄荷煎液 ,或黄连 、甘草煎
液 ,揩拭 口腔 以清洁 口中秽液 ;用硼砂或冰硼散或淡盐水 ,
银花、野菊花煎汤洗涤 口腔 ,治疗鹅 口疮和 口疮等。
二 耳穴贴压疗法
耳壳与小儿机体各部存在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