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1 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2.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过程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 1.生活图片引入,抽象出三角形,概括“三角形”的概念(可由学生完成,教师加以完善)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表示. (1)如右图,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可引导学生作有条理的分类; (2)怎么表示?——学生会想到顶点处标上大写字母,引出三角形的符号表示,可与“∠”的用法对比; (3)你能写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1.例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 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2.5cm,b=3cm,c=5cm; - 1 - 七年级下册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2)e=6.3cm, f=6.3cm,g=12.6cm; (3)m=4cm,n=6cm,p=lcm. 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以上三个结论均可用),从中挑选较为简洁的方法:要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把最长的一条线段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作比较.如果最长的一条线段小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那么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如果最长的一条线段大于或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那么就不能组成三角形. 引申:你想找一根多长的小棒与长为4cm,6cm两根小棒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 分析: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可找出小棒的长为3cm,4cm,7em等等,引导学生概括: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2.例2 小明说:“我的步子(两脚着地时两脚的间距)大,一步有3米多”.你认为小明的话可信吗? 分析:此题是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简单应用,可让学生自己画简图解决. 3.做课本课内练习第2,3加以巩固. 四、小游戏 两位同学分别站在A,B两地,请第三位同学站到他们两人的距离和最小的地方,你认为站在哪里合适? 分析:此游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与“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1.1 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o 2、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合适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简单的几何问题 4、了解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o的性质是本节重点。 2.例3是立体图形,涉及的角之间的关系不易辨认,是本节难点。 【教学过程】 1、合作学习: ①请每个学生利用手中的三角形(已备),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或剪)下来,然后把这三个角拼起来,然后观察这三个角拼成了一个什么角? ②请学生归纳这一结论,教师板书: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O 2、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应用 ① 口答:△ABC中,∠A=45O,∠B=60O,求∠C ②△ABC中,∠A=57O18,,∠B=46O49,。求∠C ③△ABC中,∠A=∠B,∠C=110O,求∠A,∠B ④△ABC中,∠A:∠B:∠C=1:2:3,求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3、由上题得出图中三角形的形状 ① ② 得出的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锐角三角形 ③ 得出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钝角三角形 - 2 - 七年级下册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④得出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一个三角形为Rt△,那么它的其余两个锐角互余。 4、三角形的外角:① 定义:三角形的一边和另一边相邻边组成的角,叫做三 角形的外角。由图得:∠BCE+∠ACB=180O 而∠A+∠B+∠ACB=180O ∴∠BCE=∠A+∠B 从而得到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也并不一定绝对,要会看一个角之是∠A=50O ,求∠ B、∠ACD 2)如书本例题 3),已知,在△ABC中, ∠C=Rt∠,D是BC上一点, 已知∠1=∠2,∠B=25O,求∠BAD数。 6:小结: ①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 ②认识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并能准确寻找外角和内角 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定义,并能熟练地画出这两种线段 2、能应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观察辨别、全面分析、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