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医与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交通大学
整體目標及分年達成情形: 「生醫與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由分子、細胞與生物
系統的不同層次,整合 生物、資訊、奈米及認知 BINC
(Bio-Informatics-Nano-Cognitive )之技術,以達到增進人類生理功能與認知
行為(Augmented Human Performance )的目標。本中心目標在整合包含:(a)
生物認知行為能力感測與增進;(b)生物奈米標靶與感測;(c)生物系統計算;
(d)生物代謝工程;(e)生物電子仿生系統。使其各研究群體均可達到國際級的
研究機構水準,在生物資訊與系統生物學門上可以做到世界級的國際水準,
例如日本的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以及UC San Diego
(UCSD )Neural Computation Institute 。
- 本中心自96 年1月至 99 年12月期間研究成果豐富。自 96 年102篇,
成長至99 年145篇,成長率達 42.1% ;96~99 年總共發表國際期刊論文
數( SCI 、EI 、SSCI 等)計478篇、國際會議論文數總共 315篇、獲得非
國科會計畫總共 63件,總金額逾 1.5億元、技術移轉件數共 35件,總金
額已逾 1,600萬元、獲得專利數共 71件及舉辦 15場重要國際會議。
- 生科領域在國際期刊論文篇數,與預期成果相較有長足的進步。如果以
我們的主要核心-生物科技相關研究領域為例,以本校發表論文數除以
人數來看,得到每位教師論文人均產量高於其他學校。下圖(圖1)為各
校生物科技相關系所研究成果之統計,在沒有設立醫學院的情形下,本
校生科領域之論文發表數(平均3.55 )高過台大以及清華。
圖 1 :各校生物科技系所研究成果平均統計
1
與所設目標之差異:本中心所設定之成果,無論是量化或是質化成果,大致
達到預期之目標。
成果及特色:
-在 2008 年Impact Factor 7 or Top 10%之論文僅有 11篇,經過三年的時
間,在頂大計畫的補助下提升至 2010 年的 17篇,意即高品質的論文占
所有論文的比例上升了 54% 。
- 具體成果則包括:生物資訊與實驗的完美結合。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果
蠅的 3D 大腦圖譜,並發表在Currenr Biology 上。此研究除可進一步幫助
使用者了解果蠅的大腦神經元關係外,更對腦部疾病病理研究與治療有
幫助。
-發展 GEMDOCK (電腦輔助藥物設計)系統,目前進行至抗登革熱、禽
流感之實驗階段。
-發展出目前最準確亞細胞定位預測系統 CELLO (Nature Rev Microb 2006
回顧論文) 。
-發展第一個細胞辨識癌症標靶奈米刀,利用奈米鑽石可爆炸的特點,將
癌細胞摧毀,減少對附近正常細胞的損害,以達到奈米手術的目標,並
運用相同機制應用於血栓治療之上。
-開發出領先全球的「生物除臭反應器」 ,用細菌分解空氣中的污染分子,
最終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沒有二次污染的問題,對環境影響最低。
-世界首創具有獨特性與創新性的 3D 環繞式虛擬實境動態駕車實驗環
境,以及開創動態神經認知工程新領域 ,目前國內尚未有相關研究團隊
形成,並且領先美國UIUC的 Beckman Institute 一年以上。
-開發出無線可攜式腦波量測帽/頭帶, 此系統可將量測腦波訊號直接傳
輸至手機和可攜式數位訊號處理平台,發表於 IEEE 旗艦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IEEE中,並獲得美國海軍研究署( ONR )直接經費補助。
-開發高精確度無線可攜式腦機介面和進行自然認知研究,此技術將可直
接應用觀察士兵的即時生理狀態,讓軍官在作戰時隨時做即時的戰略決
策,並獲得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ARL )五年直接補助交大生醫工程團
隊之CTA研究計畫。
- 成功獨立分析腦血氧(SO2 )與腦血流容積(CBV )變化,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