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珍珠贝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水产学报.pdfVIP

南海珍珠贝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水产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海珍珠贝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水产学报

第23 卷第4 期 水 产 学 报 Vol.23, No.4 1999 年12 月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Dec., 1999   南海珍珠贝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李来好  刁石强 陈培基 杨贤庆 吴燕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州 510300) 王茂剑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烟台 264000 ) 摘 要  对南海4 种不同珍珠贝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 然后与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比较, 进 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 珍珠贝肉的蛋白为78.9%~83.64%, 平均81.36 %, 且蛋白质中氨基酸评分 为81~94, 限制性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和胱氨酸, 脂肪含量为 2.68%~6.3 1%, 平均为 4.41%, 其中 C (EPA)与C 之和的平均含量为33.7%;矿物质含量丰富, 尤其是Ca、P、Zn;维生素的含量一般。 20 ∶5 20 ∶6 珍珠贝肉与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相比, 营养价值高于翡翠贻贝某些营养成分的价值超过近江牡蛎, 是开发保健食品的优质天然原料。 关键词   珍珠贝肉, 营养成分, 南海 南海珍珠贝的种类有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大珠母贝又称白蝶 贝(Pinctada maxima )、黑珠母贝又称黑蝶贝(P inctada margaritfi era )和企鹅珠母贝又称企鹅贝 (P teria p enguin ),其中马氏珠母贝是海水珍珠贝的主要养殖品种[谢宗墉 1991]。近年来, 海水 珍珠贝的产量逐年增加, 珍珠贝收珠后的贝肉也逐年增加,但目前珍珠贝肉主要作为饲料, 只 有小部分为民间直接食用,利用价值低。 我国对大多数贝类的营养成分已进行了全面分析, 对珍珠贝肉的某些营养成分也进行了 分析,但并未对海水珍珠贝肉的营养成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营养评价。为了提高海水珍珠贝 的附加值, 提高人们对珍珠贝肉的认识, 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有必要对海水珍珠贝肉进行全 面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营养评价,为全面地、科学地利用海水珍珠贝肉提供理论依据。 表1 供试材料的名称、编号和说明 1  材料与方法 Tab.1 Name, number and description of materials for testing 1.1 材料 编号 名 称 采集时间 采集地点 水分含量(%) 1 # 马氏珠母贝 1998.4 惠州大亚湾 13.25   4 种珍珠贝采于广东惠州、海南三亚和陵 2 # 大珠母贝 1998.5 海南陵水 12.82 水,采上来的珍珠贝取出珍珠后, 其贝肉经淡 3 # 黑珠母贝 1998.5 海南三亚 11.13 水清洗、烘干,测定其水分(表1)。 4 # 企鹅珠母贝 1998.5 海南三亚 13.05 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资助项目(南海珍珠贝肉开发研究)。 收稿 期:1999-0 1-18 4 期         李来好等:南海珍珠贝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39 3 1.2 检测方法 蛋白质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黄伟坤等 19 9]。脂肪测定:索氏抽提法[黄伟坤等 19 9]。水分测定:105 ℃烘箱干燥法[黄伟坤等 19 9]。灰分测定: 550 ℃干法灰化法[黄伟坤等19 9]。 碳水化合物:减差法[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