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词语).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词语)

授课教案 学员姓名: 所授科目:语文 授课教师:古喜兰 学员年级:小六 上课时间:2017-5-6 教学单元 词语篇 教学重难点 词语的理解与应用 上次作业检查 授课内容: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指导——词 语   【知识要求】   1、能够正确读写常见的词语,懂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常见的词语。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能够选填适当的关联词语;能够正确使用的、地、得,着、了、过。   3、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和习惯,进行词语搭配和词语归类。   4、能辨析、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正确识别褒义词的贬义词。   【知识提要】   一、词语的理解   1、综合分析法。先分析每个词素的意思,再综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如“审阅”,“审”和“阅”是两个词素。“审”是审查,“阅”是阅读。“审阅”就是审查阅读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法。   ①有的词语可以从课文的句子里直接找到词义。如,“狐假虎威”,课文的最后一句写得明明白白:“狡猾的狐猩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句话就是词义   ②有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找出它的词义。如:“草船借箭”的“借”字。 “借”字的本义是“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或“暂时把财物给别人使用”。只看“草船借箭”一词,“借”只能理解为“用草船把箭弄来暂时使用。”这是不对的。而联系全文内容,可以知道,“草船借箭”是指诸葛亮命令军士把船围上草把、青幔,趁大雾漫天靠近曹军水寨,使船身两面受箭,得到十万枝箭。这里的“借”,意思是“诸葛亮用巧妙的办法,从曹军手里夺取箭。”   3、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互相解释法   ①用同义词解释。有些生疏的词语,可以用意思相同的比较熟悉的词语来解释。如:“门径”可用“门路”来解释;“一望无垠”可用“一望无际”来解释。   ②用近义词解释。有些词语找不到和它的意义相同的词,可以用近义词来解释。如要理解“寂静”,可用“肃静”做比较。它们静的程度不同,“寂静”要比“肃静”还要静。所以“寂静”可以理解为“特别肃静”。   ③用反义词解释。有些词语可以在它的反义词上加个“不”字。如“僵硬”可以理解为“不柔软”。也可以说“和柔软的意思相反”。   4、联系学过的知识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如《草原》中的“渲染”。“渲染”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即用笔蘸墨汁或其它颜料在宣纸上点染、涂抹。它的特点是,染上的颜料面积大,边缘没有线条,色调柔和。因此,“渲染”是形容草原面积大,一片绿色,非常美丽。   5、以旧带新法。   有的新词是由几个旧词组成的,这个新词的含义可以用旧词带出来。如“调兵遣将”。“兵”指士兵,“将”指将领,“调”是调动,“遣”的意思如不懂,可查字典,是“派”的意思。把四个意思组合起来,“调兵遣将”就是“调士兵派将领”的意思。   6、词义引申法。   有些词有本来的意思,还有引申到其他方面的含义。对这类词的理解,我们要先搞清本义,然后理解它的引申义。如“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它并不是说真的要用手把禾苗往上拔,帮助生长,而是比喻“办事情急于求成,不从实际出发”。又如“走马观花”的原意是骑着马看花,现在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二、词语的运用   1、词义范围的大小。如“宽阔”和“辽阔”,都是指一定的空间,但“辽阔”比“宽阔”的范围更大。   2、词语的语意轻重。如“轻视”和“蔑视”,都有“轻视,看不起”的意思,但“蔑视”比“轻视”看不起的程度更深。   3、词语的感情色彩。如“鼓舞”和“煽动”,都有“用语言、文字促使人们的心情、行动发生变化”的意思。但“鼓舞”是“使人们振作起来,增强信心和勇气”,属褒义词;“煽动”是鼓动别人去做坏事,属贬义词。   4、词语的使用习惯。如:“改进”和“改善”,前者常和“工作”、“方法”、“技术”搭配;后者常与“生活”、“关系”、“条件”搭配。   5、词语的使用对象。如“生日”和“诞辰”,“生日”用于一般人,“诞辰”只用于名人,或所尊敬的人。又如“哆嗦”和“颤抖”,前者用于口头语,后者用于书面语。   三、词语的归类和排列   1、按词性归类。词语可按动词、形容词、成语等进行归类。   2、按词语的用途归类。每个词语都有一定的用途,可以按用途归类。如,   (1)按描写人物的词语归类。   A、人物的外貌。 如:饱经风霜 古铜色 粗糙 慈祥 黝黑 白哲 肩膀宽阔 腰圆膀扎 身材魁梧 布满血丝……   B、人物的表情神态。 如: 兴高采烈 怒发冲冠 悲痛欲绝 心花怒放 义愤填膺 失魂落魄 容光焕发 精神抖擞 喜气洋洋……   C、人物的动作。 如: 望、瞧、瞅、盯、注视、凝视、端详、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