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联考材料作文:唯义理是从
2017届高三联考材料作文:唯义理是从
一、 材料作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是XX届第二次联考作文,求最佳立意。
二、审题立意
1、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就是天下没有不适合君子的生存环境,没有不适合君子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证明了君子生存在这个社会上,其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能东能西,能南能北,能寒能热,能暑能湿,能苦能甜,能悲能乐,能富能贫,能贵能贱,能高能低,能上能下,能伸能屈,能文能武……总之,在君子的心目中,没有不适合的环境,没有不能做的事情,当然,“无适也,无莫也”,这也是做君子的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标准。一句话,为了他人的利益,可以四海为家,可以不计较任何的名与利、贵与贱,这样的人就是君子,这样的君子就一定能够立足于天下。
“义之与比”这四个字十分的重要——
这不但说明了君子的处世待人接物是以道义为准则,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君子的人格与人品。这个“义”,决定不是江湖义气的义,因为江湖义气没有作人的原理原则,没有道义、没有正义。“义”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之一,也是儒家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庸》说:“义者宜也”;《孟子·告子上》说:“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符合自然道德规范的人事物曰义,义者,道义也,正义也。所以,处世待人接物,一定要心存正义感,才能推动社会上的正气压倒邪气。
2、最佳立意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非要怎样不可,也没有一定反对的事情,一切行事只求合于义。君子处世待人接物不是以人为标准,也不是以事为标准,而是以义理为准则。
(1)义是君子对于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改变的。(2)须由知来得到义,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改变。
(3)合于义的利一定当取,但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
(4)义和利之间并不是谁轻谁重的问题。义乃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义对利而言,是衡量在这个时间点上,应不应该取这样的利的标准。二者是根本无法比较的。
三、佳作推荐:
唯义理是从
高三(1)班 黄福建
韩愈曾说:“道之所存,师之所从也”。而我今天要说:“义理之所存,我们行为之所存也”。
子曾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做一切事的最近本法则就是要服从义理,义理要求怎样去做就怎样去做。试想,连这样伟大的圣人都说要服从义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服从呢?
翻开中国那厚重的历史,你会看到一个叫做包拯的人。被后人所铭记的,恐怕是他的铁面无私。在他面前,不管是谁,只要你违法了,就必须受到制裁,在义理面前不容狡辩,正应了那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因此后人以“青天”来形容他,“青天”啊,那份量可着实不轻。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义理”二字。
再看看那“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愿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他对自己的反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他对自然的向往。他本就是热爱山水之人,却“误落尘网中”,而且还是“三十年”!这是何其的悲哀,然而当要向上级卑躬屈膝时,他毅然决然取下乌纱,褪下官服,回到那个让他热爱的自然中去。这就是他的处事原则, “折腰向乡里小儿”有违他心中的“义理”!陶潜的归隐方式使他成为游离于时代的伟人,成为历代士大夫的精神壁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遵循的义理;“风雨不动安如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遵循的义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的义理…这些仁人志士,这些人流传千古,或许是“义”,或许是“理”,让他们的心独留一份美好,一份高洁,让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添上厚重的一笔。与他们相比,生活中那些贪官污吏就遗臭万年了。他们违心做人,违规做事,视“义理”于不顾,在他们心中,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失去“义理”的束缚,导致在毁灭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令人唾弃…
“ 义理”,就是规范我们生活中一言一行的准绳,它让我们不会“背绳墨以追曲兮”,它让我们为心中追求的“义理”“虽九死其犹未悔”。让义理“来吾导夫先路”,从而人人为时代竭忠尽智,正道直行,成就永远的美名!
因此,我们就应该做到——唯义理是从!
跟着义理走
高三(1)班 廖明超
当你翻开几米的绘本,或许你会感到一个充满情感的人正在认真的创作。但曾做了十几年广告人的几米一无所获时,他回归生活,将情感释放于绘本之中,循着内心的方向,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就。
艺术创作是这样,人生也是如此。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之所以能够立足于天下,就是因为天下没有不适合君子的生存环境,没有君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