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吋呎磅公斤大骨骼型米理想体重
體重控制 體重控制 體重控制的有關概念 體重控制概念介紹 過輕及過重概念介紹 身體肥瘦組合概念介紹 過瘦及過肥概念介紹 課堂安排建議 體重控制 脂肪含量百分比的量度方法介紹 皮脂測試(Video) 控制體重的方法 運動方面 均衡飲食及適當的飲食習慣 檢討及修正自己的運動、飲食及行為習慣(教師課堂建議) 運動習慣 飲食習慣 行為模式 體重控制的有關概念 體重控制概念介紹 體重控制: 指把身體重量以正確的方法控制或調節在一個適當的範圍內。 理想體重: 指在某一身高的理想體重範圍。以下是以慣用手的腕圍來決定骨骼型,然後在自己的骨骼型爛內按自己的性別與身高,找出自己的理想體重範圍。 體重控制的有關概念 根據以上的圖表: 若你的體重比理想範圍的下限還低,你便是過輕;相反,比理想範圍的還要高的話,你便是過重了。 過輕及過重概念介紹 過輕:指身體重量比理想的標準低 過重:指身體重量比理想的標準為高 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公斤)/身高2(米2) 正常的BMI是由20至25 但較理想的是由21至22.5 若你的BMI大過27,便屬超重, 大過30,便屬嚴重超重了! 相反來說,若你的BMI少於20,你便屬於過輕了! 過輕及過重概念介紹 以上各種方法,都是一種以身高與體重的比例來量度體重是否過輕或過重,但有些人士卻不適用: 如果經常運動的人士,可能肌肉的比例較多,其實脂肪量很少,也可超重,但這是健康的; 有些人士的BMI或體重很理想,並無超重,但也有可能是肌肉質量遠少於正常,而脂肪量卻遠超於應有水平,這雖體重理想,但也是痴肥。 所以,在一般脂肪與肌肉正常分佈情況下,理想體重對照表或BMI便可應用,但如遇上上述二種情況,都是量度皮下脂肪較為準確。下一教節將會詳細討論。 身體肥瘦組合概念介紹 身體肥瘦組合:指身體的脂肪與純體重的組合比例。 純體重:體重之中,非脂肪的體重稱為純體重,所以純體重包括了肌肉、骨骼、內臟、血液皮膚等重量。 脂肪含量百分比:指身體脂肪重量佔總體重的百分比。 例:如一位重100磅的女同學,她的脂肪含量百分比為20%,意即她體內約有脂肪: 100磅 x 20% = 20磅 以下是身體脂肪含量百分比常模 過瘦:指身體的脂肪含量非常少 (遠低於適中水平) 過瘦的原因: 進食過少而導致營養不良 消化系統出現問題而導致吸收能力欠佳 內分泌系統失調而導致食慾過低或/及脂肪量在身體的保留 遺傳因素 過瘦的害處 身體脂肪量太少,會可能導致以下害處: 因為身體太瘦削而覺得自己外型不理想 從事水中運動(如游泳、水球、水中健體……等)時,較難浮水及較吃力。 身體祗有較少量的脂肪可提供作長久耐力性運動的能源。 身體較為怕冷,天氣稍涼便覺冷。 內臟的防震及保護較少。 能夠運送脂溶性維命的脂肪較少,也可能導致該等維他命的不足。 過肥:指身的脂肪含量高於標準。 過肥的原因 年齡較大會較易過肥 缺乏運動 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愛吃甜或肥的食物、零食及不定時、不定量的進食……等) 不良的行為習慣(如情緒不佳便暴飲暴食、太倚賴現代化設備而缺乏活動或愛看電視時邊吃零食等行為) 身體機能出現問題(如內分泌系統出現問題、食慾中樞出現問題…… 等) 誤以為肥便是健康的標誌 遺傳因素(若你的父、母、祖父、祖母、兄、弟、姊、妹等近親大多是肥胖型時,你也可能擁有肥胖的遺傳因子。在這種情況下,切勿放棄減肥,不則會更肥) 過肥的害處 行動較遲緩 外型不理想 較易患上:1. 高血壓 2. 心臟病(冠心病) 3. 糖尿病 4. 膽石症……等病症。 較難維持正確身體姿態 因過肥而身體負荷過重,較容易令關節損傷。 運動能力降低 教師可在堂上給學生度高及磅重,然後計算自己的BMI,或加上量度腕圍來確定骨骼型後再找出自己的體重是否理想,學生自我紀錄(自己的體重是:過輕/適中/過重。)對適中或過重同學說明上述(f)的兩種例外人士情況,要詳細進行脂肪測量便待下一節。 脂肪含量百分比的量度方法介紹 目的: 測量皮脂厚度以估計體脂含量百分比 器材: 皮脂鉗5個、水筆5枝、軟尺5把、皮脂測量圖(Normogram),紀錄表及常模表。 步驟: 教師講解測試內容 男生的皮脂測量位置為大腿前正中及肩胛骨下轉角位。女生的位置則為腰側(盤骨頂部)及上臂後的三頭肌。 二人一組,所有測量位置位置皆為身體的右體,其中同伴替測試同學畫好兩個正確的測量皮摺的位置。 同伴以左手拇指及食指捏起測者的正確皮摺位置對上半吋位(確定無捏起肌肉),然後右手持脂肪鉗,鉗於正確的皮摺位置,鉗入的深度約是捏起皮摺高度的一半左右,而右手在鉗住皮摺後可稍放開維持2秒,使讀數穩定後,錄下該讀數。 每個皮摺位置重復量度2次,若讀數不超過2mm的話,便需再度第三次,然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