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重庆助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六大系统概念 2.作用 ①防灾 a.监测工况作业环境参数,确定处于安全状态。(监测监控系统) b.监测井下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履行情况。 (人员定位系统) c.监测重要通风设备使用情况。 (监测监控系统) d.出现险情,及时通知井下作业点相关人员。(通信联络系统) ②救灾 a.熟知井下人员数量及分布情况。(人员定位系统) b.事故时提供避难场所。(紧急避险系统) c.向被困人员提供维持生命必需品。(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 d.通知井下作业点有关人员安全撤离。(通信联络系统) 二. 建议范围 1.所有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均应安装除紧急避险系统以外的另外五大系统。 2.人员定位系统,单班井下作业人员30人以上的矿山必须装备,30人以下的矿山装备井口人员管理系统。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山,还必须安装紧急避险系统: ①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及复杂或有透水风险的矿山。 ②生产中段距地面最低安全出口垂直距离超过300m的矿山。 ③距中段安全出口实际距离超过2000m的生产中段。 ④ 与煤共生,伴生的矿山。 三.建议标准 AQ 2031-2011 监测监控 AQ 2032-2011 人员定位 AQ 2033-2011 紧急避让 AQ 2034-2011 压风自救 AQ 2035-2011 供水施救 AQ 2036-2011 通信联络 与煤伴生、共生的矿山,其六大系统应参照煤炭行业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建议的主要内容 1.监测监控系统 1)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炮烟等)。 ①设置地点 a.掘进面(压入式):回风出口5~10m处. b.采场:进风巷和回风巷. c.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 ②监测仪器仪表 a.配备足够的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能检测Co、O2、NO2,并能声光报警。 b.传感器:CO或NO2 ③报警浓度 CO:24ppm NO2:2.5ppm ④有硫化氢危险的矿山,还应设H2S传感器,其报警浓度为6.6ppm。 2)通风系统监测 ①设置地点: a.总回风巷 b.各生产中段和分段回风巷 c.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 ②设置传感器 a.风速传感器 b.风压传感器(主通) c.开停传感器 3)视频监控 ①提升人员的信号房和提升机房 ②井口,调车场 ③紧急避险设施 ④ 井下爆破器材库、油库、中央变电所 4)地压监测 ① 存在大面积采空区 ②有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铁路、水 体等 ③设置地压或位移(变形)传感器 2.人员定位系统 1)监测功能 ①监测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等。 ②识别多个人员同时进入识别区域。 2)管理功能 ①人员个人信息:卡号、姓名、身份证号、职务、所在班组等。 ②人员出入井总数、个人下井工作时间及出入井时刻信息等。 ③重点区域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布。 ④工作异常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布,并报警。 ⑤井下人员活动路线信息 ⑥人员统计信息:工作地点、月下井次数、时间等 ⑦各种信息储存、显示、统计、声光报警、打印等 3.紧急避险系统 1)建设内容 a.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 b.建设避灾硐室或者救生舱 c.合理设置避灾路线 d.制定应急预案 2)基本要求 ① 撤离优先、避险就近 ②所有入井人员需配一名自救器,其防护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并按10%备用 ③ 井巷所有分道口要有醒目的路标,并注明: a.所在地点名称 b.通往地面出口的方向,并保持通畅 ④ 单个避灾硐室额定人数不大于100人 ⑤与压风自救、供水设施、通信联络及监测监控的视频系统相连 3)避灾硐室基本技术要求 ①净高不小于2.0m,长度和深度视额定人员数量确定,每人使用面积不小于1.0m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9部分科目代码815科目名称食品生物化学(A)共3页第1页.doc
- 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复习大纲教案.doc
- 全国计算机技术及软件专业技术资格.doc
- 云南工业品产业基地标准化厂房建筑项目.doc
-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工会作用探索.doc
- 基于修改《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doc
- 景德镇贯彻落实全省.doc
- 第11章:多面空心球性能气速高,叶片多,阻力小;比表面积大,.doc
- 第二单元 港澳基本法比较.doc
- 浅谈支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优惠政策.doc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创建实时流处理作业.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AmazonS3:S3数据迁移与同步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pache Flink:Flink性能调优与最佳实践.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案例研究.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社区动态与未来趋势.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的并发控制与事务管理.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AmazonS3:S3数据模型与存储类别.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Cassandra:Cassandra的读写操作与数据一致性.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HDF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输出数据到目标存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