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业在中 国》随笔札记.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朵云轩拍卖断想 上海朵云轩首届书画拍卖会 ,于 年 月 日至 日在 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举行, 件晚清迄近现当代名家书画精品, 被专程前来竞拍 的台、港、澳及 内地买家竞拍 ,成交总数为 件 , 成交额为 万港元 ,超过所有拍 品的估计成交总额 的 朵云轩首届书画拍卖会获得如此成绩 ,可说是开张大吉 ,对 年 以来疲软下来 的中国书画市场 ,无疑也是一针兴奋剂 ,给 日渐萧条 的经营中国书画 的公司 、商店 、画廊带来一缕曙光 ,也 给一些收藏家 、收藏爱好者注入 了信心和希望 。诚然 ,也有 的行 家认为此次拍卖带有诸多特殊 因素和偶然 ,一些作 品拍卖 的高价 远超正常市场价格 ,需警惕今后下滑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今 后 自有评说 。不过 ,此次拍卖成功 ,使我有如下想法 。 书画市场是商品经济市场 的组成部分,随着 国民经济 的振兴,书画市场必然要呈现 出繁荣景 象 中国书画和其它文化艺术产 品一样具有商品属性,不仅具有 一般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还参与文化市场的流通和交换。 我们华夏艺术 品市场的出现,先于西欧,而且各个经济繁荣的历 史时期,都伴随出现文化市场 、书画市场 的发达 昌盛 ,这 已为历 史所证明。我国古人早有 “粮食生意一分利,布匹百货十分利,药 第 2 页 材生意百分利 ,珠宝字画千分利 ”之说 。唐朝是我 国历史上经济 繁荣的时期,也出现 了艺术市场 的繁荣,乾符 中大理寺卿张彦远 在 《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了从 世纪北齐至 世纪盛唐时期许 多著名书画家 的作 品价格 。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名家屏风 市价值金 万 ,次者 万 。五代 时期西蜀 出现 了以卖画为业 的 画商,以后又出现了专售字画古玩的店铺。两宋时期,都城汴梁、 临安等繁华地 区字画铺林立 ,茶肆酒楼插花挂画以招徕顾客。当 时诗人韩驹在 《送海常化士》诗 中也有 “莫言衲子篮无底 ,盛取 江南骨董归”的描述 。古玩字画增值甚 巨,徐熙的 《牡丹 图》价 达 万金,大词人李清照、金石专家赵 明诚夫妇因囊中羞涩未能 买到而相对怅惋数 日。明代插花挂画成为社会时尚,字画需求量 很大,流传着 “家 中无字画,不是 旧人家”之说,也相应 出现 以 卖画为业 的画家群 ,唐伯虎、徐文长、仇十洲等名画家成为妇孺 皆知的名人。清初的扬州是商业发达的重镇,也是 世纪中国市 民艺术的大本营, “扬州八怪”便是在工商实力发达的沃土中集聚 的画家集群,他们不 以清高 自诩 ,大胆 以 “俗 ”入画,以绘画作 品进入商品市场 。 然而,在我 国解放后的一段时期 内,由于不承认艺术 品有商 品属性和行政 的干预 ,书画成了专供展览和公共场所陈设的非卖 品。虽然五六十年代 尚有北京荣宝斋、宝古斋 ,上海朵云轩,南 京十竹斋等少数画店经营字画,但画价不高,购买者稀少 ,书画 艺术市场极为衰退,特别是 “文革”十年更成为一段历史空白,这 种局面一直延续到 年 。 改革开放 以来,随着经济 的腾飞,对外交流、经济文化往来 和旅游业的发展,书画艺术市场也逐渐活跃起来,短短十几年,我 国书画冲 出国门, 占领了新加坡、 日本、韩 国等东南亚各 国,并 且在欧美也开始 占有市场 。国内各城市的画店、画廊、公司已发 展到 家 以上 ,遍布大 中城市和旅游地 区,甚至有些 内地小 县 ,如西藏的松藩城也有 了画店 。特别是近两年,国内私营企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